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恩是一种道德义务

(2009-10-23 19:28:03)
标签:

感恩

道德

义务

杂谈

分类: 其他

感恩是一种道德义务

早在一个月之前就想对小乐说,学会感恩,是他必须做好的一门功课。但一直犹豫着,没有开口。

大爱无私,不图回报。向小乐提出感恩的课题,是不是把无私的大爱增添了索取的成分?在小乐站起来,迈向新的人生征程之时,要求他怀着感恩之心上路,会不会使他背负的行囊过于沉重?在他治疗期间提及这个问题,会不会影响他的治疗情绪?反复思考,拿不定主意。

于是埋头细想:究竟什么是感恩?

提出“感恩”的话题,并不是无的放矢。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受助者不知感恩的情况。有的对他人的爱心付出不以为然,甚至理所当然;有的抱怨命运不公,心安理得地接受帮助,以为所有的帮助都是社会亏欠于他的返还;还有的受助者在得到救助后走出困境,不知感恩社会,而是居于个人的安乐窝中追求享受,没有将爱的火炬继续传递。更有甚者,对于他人的帮助连一声“谢谢”也不肯说。这些人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负有无偿相助的义务。援手的慷慨伸出,靠的是仁爱之心、慈善之情。一颗真心需要用另一颗真心来相交换。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则古训,传承至今,依旧令人铭记不忘。懂得感恩,是一种道德素养。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显然远远不够。在我看,感恩不单是一种生活态度,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人际交往中的人情事理,它还是一种道德义务。义务就是责任。归结为四个字——“传递爱心”

把感恩提升到道德义务的高度,表明了知恩回报义不容辞,是应当,是必须,而不是模棱两可。只有将感恩上升到这个层面,才能让所有的受恩者在感受爱心、感受温暖的同时,深刻感受受助后的责任,从而更加自觉地回报社会。

一般情况下,施爱者在做出施爱行为的时候并没有提出回报的要求。但施爱行为本身已经内在地包含了一种道德明示:“传递爱心”。希望受助者能够用行动做出承诺:当他人处于困境的时候,也要向今天别人帮助他那样,伸出援手,救助他人。对相当多的爱心人士来说,施助的表层动机可能更多的是同情。但这种看起来属于感性的行为,内中真真切切地渗透着超越亲情、超越血缘的爱。在物质馈赠的背后,暗含着精神赠予。仁爱之心在这个赠予过程中无声地注入了受赠者的血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爱的感染和熏陶,实际上是在无形中为受助者上了一堂道德课。也为受助者发出了一份道德试卷,需要受助者用日后的行为来回答。

我们所说的感恩,并不是要求受助者向施爱者个人进行恩德回报。而是要求受助理解施爱者的爱心,并将这种爱心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传递下去。只有这样,爱心才能无限循环,才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存在,永远让人感动。而当爱的火炬得以传递,爱心才能在实质上实现量的倍增和质的升华。不言而喻,要求受助者以爱心传递的方式感恩,不是一个自私的要求,而是更高层次的施爱。让受助者同时接受物质与精神两份财富。受助者理解了这种道德明示,才能把社会给予的爱真正铭记一辈子、感动一辈子、感恩一辈子。这样的施爱,远比一时一事的援手相助重要得多,意义深远得多。

懂得感恩,才能懂得珍惜。珍惜友情,珍惜机会,珍惜所有得之不易的幸福。因为这些幸福之中,不仅凝聚着个人艰苦奋斗的心血,而且饱含着珍贵的他人的爱心付出。他会更深刻地理解,所有的成功,都是众爱之果;所有的幸福,都是众手捧出。这会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永远满怀欣喜地采摘每一份丰收果实,永远谨慎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懂得感恩,就会获得更大的前行动力。改变命运、成就事业、成长成才等等,背后的推动力量,可能是个人前程、家庭幸福、家族荣耀等等。但对懂得感恩的人来说,他的发展动力要比这些强大得多。因为他的肩头所挑的,不光是个人的前程和未来,还装着众人的期望;他的担子所放的,不光是个人的喜怒哀乐,还装着他人的嘱托;他心里所放的,不再是“一已”,而是“众人”。当他意识到身后站立着无数人为他鼓劲,耳边有无数人为他加油,眼前闪动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必然会获得巨大的精神支撑。即使前行中出现坎坷,也不会轻言放弃。而是以开阔的胸怀应对生活中的所有酸甜苦辣。所以,真正懂得感恩的人,一定会有良好的处世心态。

感恩,是一个涉及面相当广泛的命题。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友人等等。感恩,与所有的事物一样,需要一定的形式。但真正懂得感恩,并不能简单地从表面形式上判断。真情无价,没有任何物质可以衡量出真情的价值;大爱无边,任何物质不能测算出爱的分量。爱与爱的共鸣,情与情的共鸣,才是施爱与受爱的和谐。

感恩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回馈, 远比“借债还钱”复杂得多,深刻得多。以同等数额的金钱返还,以同样的行为重复,不一定是真正的感恩。感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礼尚往来”。不是简单的礼节约束,不是一般的人情交往。感恩需要真情真意,需要发于心而见于行。将由衷的感谢存于心底,时时铭记、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众人的期望、用自己的双手,传递爱心,体现着感恩的逐步深化。

从以上这些考虑,我终于拿定主意,在小乐临近出院的时候,给他留下了一项作业:回家后认真想一想,如何感恩。期待他的回答能让大家比较满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