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省思南中学建置沿革(1904—2003)

(2006-10-24 13:32:20)
分类: 文史类

                     姚敦睦

清光绪末年,全国废除科举制度,各地兴办新学。思南府(时领安化、印江、务川三县及沿河、后坪两处派出委员)便于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创办“思南府官立中学堂”。由思南府直领。校址设在府试院(亦称新考棚。曾为思南中学女生宿舍)。1905年,校址移入凤仪书院(今实验小学)。因招生困难,不久停办。

宣统三年(1911年),省属各府重提在各府设立中学的倡议。思南府立即召集所领安化、印江、务川各县,共商建校事宜,其时择定府试院(即新考棚)为中学堂校址,并委思南府力办此事。当年,即破土动工。时隔数月,因辛亥革命爆发,筹建工作于1912年停止。

民国九年(1920年)春,县政府(民国三年,即1914年,思南废府设县),又在凤仪书院重新创办“思南县立中学校”。一年后因匪患停办。

民国十五年(1926年),匪乱稍平,各地学校亦逐渐恢复。由地理、历史均有关系的思南、石阡、德江、印江、务川、凤冈、沿河、后坪等八县,各派代表齐集思南,筹办“贵州省思石八县联立中学”。择定原府试院及相连的思南县文庙(址在府文庙与府试院之间,思中无水三拱桥后面一带)合并为联立中学校址。因未明确专人负责,加上经费迟迟筹集不齐,未曾动工。民国十七年(1928年),省政府派陈学式为筹备专员,重新召集八县代表到思南再次商议办学之事。是年又因军阀战乱,筹备工作再次停止。

民国十九年(1930年)冬,省政府复派肖次瞻为筹备专员,第三次召集八县代表到思南磋商建校事宜。

二十年(1931)冬,新建教学楼一栋(时称苏式教学楼)。二十一年(1932年)春开始招生。 423日正式开学(后将此日定为该校纪念日)。是年秋,学校名称由省统一规定,更名为“贵州省立第七中学”。由省直管。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秋,因未设高中部,故更名为“贵州省立思南初级中学”(时称“省中”)。

    民国三十年(1941年)春,增设高中部,复改为“贵州省立思南中学校”。

    1949117思南解放。1950年8月,铜仁地区专员公署决定,将“印江县立初级中学”(195111月复校)、“思南县立初级中学”(人称“县中”,1940年创办,址在城北关岳庙,即今思南师范校址)与“省中”合并,定名为“贵州省思南中学校”。

    1951年,正式被省政府定名为“贵州省思南中学”。

    196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全省6所)。

    1980年思中再次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全省26所)。

    199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贵州省首批“计算机工程学校”。

    2002年元月15日,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9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并授挂“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牌子。

    200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普实示范学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