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信群关于“苏州双塔”的跟贴

(2019-01-07 19:48:17)
标签:

苏州

苏州贡院

双塔寺

定慧寺

定慧寺巷

分类: 说东道西【议】

 微信群关于“苏州双塔”的跟贴


l关注细节是读懂和欣赏牌坊的基础。它是推断朝代,时期,作用,等级……的重要依据之一;它是研究区域文化,习俗,宗族,信仰…… 的重要实证。

任何载体和平台注重细节就有了魅力,细节是活力的源泉。

十几年前一些海外博物馆和图书馆开始提供“清晰大图”,目的就是让“真实史料”还给社会,避免“管理人员”犯了“忽略细节”的遗憾。

l这让我想起儿时的一件事。上世纪五十年代,爷爷带我去苏州的朋友家,席间提到“双塔”时,说到:远看如孪生一对,近看却无处相同。

这个好奇几乎一直吸引着我。

大串联时第一次能独立外出,去了当地,塔虽屹立,惜已被砸,看不出其中的差别。

我不死心,询问当地老人,由于当地人戒心重,打听了多人,才大致得知:双塔外形一样,如高矮,塔层,层高,塔面,开窗,各部位的比例等;双塔的绝妙在于局部的不同,细节差别更大,比如“相轮”,圈数一样,而圈边一个是直的,一个是“鼓形”。盲窗的顶部造型,仿木額枋构造和叠加方式都有差别。作品的传神多来自细节的表现。也许这是双塔的魅力所在。

l今天的苏州双塔是现代重建。已无法发现其中的细部微妙。

l我曾留意清末双塔老照片,也许照片的清晰度不够,也没有发现其中的差别。

l毕竟苏州城和南京城一样,清末曾遭战火血洗,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能否恢复原貌,即便是今天做不到,更别苛刻旧时。

l既然有口传,绝非空穴。后来我每看到古建对称结构时,总爱留意其中的细部的不同点。这种特别“嗜好”,的确也发现其中细部所包含的密码,例如:抚州“船屋”的“窗饰”;楠溪江山村一些住宅外院大门门柱上的装饰。当我读到梁思成在十年大庆前要拓宽长安街时苦苦劝说要保留“西单的庆寿寺双塔”,当建议未被采纳痛哭一场时,我感到其中肯定有“迷”,后来我一直留意和“庆寿寺”有关的图文,终于在看到一张清晰大图后,作了大胆的推想,揣摩梁先生极力保留这处“双塔”的可能原因。有兴趣的可去浏览那篇博文《走进北京西单庆寿寺双塔》。(点击可阅)

l云雁阁主先生发的那张“大门”老照片(1),位于双塔寺的西边,1863年,将原位于昆山的“苏州府贡院”(1860年毁于清军与太平军的战火中),重建于定慧寺巷,定慧寺位于贡院的西边(图2)。图中可见大门前西边的“为国求贤”牌楼(图3)。大门前有一对石狮。门右的雌狮旁的小狮很有特点:四只腿很长,很像是鹿腿,早年有人在西祠询问过放在“某处”的石狮,和该石狮很像,我估计还在。图右下角疑是“贡院照壁”的一角我拿捏不准)。“照壁”北的石板路即为“定慧寺巷”(图4)。

图1 清末民初时的苏州府贡院大门

微信群关于“苏州双塔”的跟贴


图2 苏州府贡院在老苏州城的位置(苏州城厢全图 1914年)

微信群关于“苏州双塔”的跟贴


微信群关于“苏州双塔”的跟贴

图3 “苏州府贡院”门院西侧的“爲國求賢”木牌楼

微信群关于“苏州双塔”的跟贴

图4 清末民初拍摄的苏州府贡院大门和双塔(附地图位置)

微信群关于“苏州双塔”的跟贴


l由于此贡院大门一直存在,一些苏州老人还记得。今天双塔寺的大门有点模仿昔日“苏州府贡院”的门。(图5)

 图5  今天的苏州定慧寺巷里的双塔寺大门
微信群关于“苏州双塔”的跟贴

 

l经查询有关资料。 今天双塔寺的大门实为“别处移来”。我对照老照片中原“苏州府贡院大门”和贡院门前“石狮”。今天双塔寺的大门和原苏州贡院大门“规格”一致,那对石狮就是原苏州贡院大门前的“原物”。(图06)

图06  今天双塔寺门前石狮和“苏州府贡院门前石狮”老照片比较

微信群关于“苏州双塔”的跟贴
微信群关于“苏州双塔”的跟贴
微信群关于“苏州双塔”的跟贴
(这里石狮照片取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