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张罕见清末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留云亭无“江天一览”石碑照片

(2017-05-13 14:08:11)
标签:

镇江金山寺

留云亭

江天一览

康熙南巡

镇江

分类: 华夏影痕【相】


         一张罕见清末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留云亭


          无“江天一览”石碑照片


 在今年六月即将举行的“华辰影像17春拍”中有一本影集引起老照片爱好者的兴趣。据微信“华辰影像”拍品故事介绍(图01),这本相册来自清末美国驻天津领事巴拉密(George T. Bromley1817-1909)旧藏。巴拉密于1884-1887年间在天津担任领事,此相册为1887年其70岁生日时天津地区外国居民共同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册中含中国各地照片68张,多为德贞、梁时泰、威廉·桑德斯、上海耀华、香港缤纶等著名摄影师或照相馆拍摄。

从微信文章中提供的十四张照片看为当时流行的照片,相册中照片有不少是在原照片基础上经裁剪后“再现”的“熟面孔”。

图01 “华辰影像” 拍品故事

一张罕见清末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留云亭无“江天一览”石碑照片

不过其中第二张引起我的兴趣(图02)。这张图我是第一次见到,也许是构图,取景,角度等多种因素未被引起注意。

02拍摄的是江苏镇江金山江天禅寺内的“慈寿塔”和“留云亭”。

图02 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留云亭(江天一览亭)

一张罕见清末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留云亭无“江天一览”石碑照片

从照片表现的画面看,“慈寿塔”还是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和湘军在“镇江战役”中,经战火毁损后的模样。这座塔的重建是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开始募捐,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经过5年多艰辛努力重新建成,即现在所见的慈寿塔因此判断此照片拍摄于1894年之前是没有疑问的。

清咸丰三年(1853年)镇江金山江天禅寺被战火烧毁后,清同治三年(1864年)谋划复建,并开始对原寺内的部分建筑进行重建,至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十一月告竣。但是,当时对慈寿塔只作了“维护”,并没有修复塔檐和塔刹。因此,目前见到早期的金山寺有依山的寺庙建筑照片中的“慈寿塔”,如无“塔刹”和“塔檐”的,拍摄的时间就是在1871年至1894年之间。这是判断金山寺年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比如20115月华辰曾拍卖过一张“镇江金山寺佚名 1880年”,就是一个实证。(图03


图03  镇江金山寺 1880年 佚名

一张罕见清末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留云亭无“江天一览”石碑照片

其实,图02照片提供了一个更精确的时间和史实。

仔细看图1可以发现亭子已修复,塔未修复, 这也证实了史载太平天国之后1871年金山寺进行了一次规模比较大的修复。但“留云亭”的亭柱和额枋均为木制结构。亭中原立有康熙帝第一次南巡(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题字“江天一览”,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镇海将军杨凤翔等人勒石立于亭中的石碑。

(注:网传“江天一览”为康熙帝陪同“母亲”来到处于大江之中的金山寺游览时提笔留下的古迹。其实为今人误传:康熙的母亲孝康章皇后佟佳氏,1640年出生,1653年生玄烨,1663年去世。康熙母亲去世时,康熙还没开始第一次南巡。有传康熙陪“皇太后”南巡来镇江时,一般世间所传的“康熙的皇太后”是指“孝庄文皇后”,而该“皇太后”于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去世,时年七十五岁。史料传《重建金山江天寺慈寿宝塔功德碑记》中记“……康熙己卯圣祖仁皇帝奉 皇太后驻跸兹山登塔瞻眺……”“康熙己卯年”是1699年,此时康熙的皇太后已去世十一年啦。而且“江天一览“碑已立于”留云亭“中。关于康熙帝游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的史料记载较乱,还需有关专家去梳理。)

而照片中亭内只有碑座,从隐约可辫的“二龙戏珠”的基座图案。很可能就是康熙题碑的原基座。图中基座的图案和今天基座上的“飞龙”姿态上还是有区别的(图04)。康熙题碑时,“留云亭”是否是“石柱”已无考。从现传“留云亭”曾有多幅柱联题诗看,不排除是石柱亭的可能性。此亭在1853年被彻底毁坏,1871年修复时因经费短缺无法照原样重建,只能“因陋就简”了。

图04     图02 “江天一览亭”中的石碑基座和今天石基座比较

一张罕见清末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留云亭无“江天一览”石碑照片

02同时也说明1871年“留云亭”修复后,有一段时间亭内是无碑的。为什么没有碑?唯一能解释的是“康熙原碑”已完全破损,无法立起。据光绪二十六年释秋崖撰《续金山志》中说“御书江天一览四字 ,康熙二十四年敬勒 ,同治十二年两江总督臣曾国荃敬摹重勒  江天一览亭”。这段史料说明:江天一览亭内的石碑并非是1853年修复时重立的。什么时间重立的?“同治十二年(1873)”肯定不对,此时任两江总督的先后是张树声与李宗羲。而曾国荃任“两江总督”的时间为“1884-1887年”和“1888-1890年”。(图05)因此史载“江天一览”碑为曾国荃所仿题的时间是不对的。

图05   清朝曾担任“两江总督”的名单 (局部)

一张罕见清末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留云亭无“江天一览”石碑照片

有网传金山寺留云亭中康熙“江天一览”碑是曾国藩临摹“御笔”字迹重刻。曾国藩在1860-1872年期间曾多次担任两江总督,在金山寺1871年修复过程中,不排除曾国藩曾大力支持,但作为“慎独”为鉴的曾国藩绝不会贸然临摹“御笔”,而给他人留下“冒犯”的口实。

世间曾流传一张拓片,揭开了重建“江天一览亭”的面纱(图06):“江天一览”是“光绪十二年两江督臣曾国荃恭摹重勒”。“光绪十二年”即1886年,此时的曾国荃正任“两江总督”,“恭摹重勒”是可能。

图06  曾国荃摹写的“江天一览”碑拓片

一张罕见清末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留云亭无“江天一览”石碑照片

在微信文章提供的十四张照片中的第六张(图07)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图08),只是在图08的基础上作了适当的“处理”。

图07“华辰影像” 拍品故事中的第六张照片

一张罕见清末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留云亭无“江天一览”石碑照片

图08    图07是在图08的基础上作了“处理”

一张罕见清末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留云亭无“江天一览”石碑照片

不过图07让我想起华辰20115月拍卖中标为“1880年代佚名 镇江金山寺”(图03),图03和图07的照片从图中的静止的景物和局部物品看,很可能为同一人同地同日类似角度先后拍摄的照片。由此可以推想图07和图03一样,可能也在1880年拍摄,此图中亭内无石碑,因图02的“亭尖”和图07的“亭尖”一样,由此可以推想图02也可能拍摄于1880年。根据拍摄时间和风格,图02和图07很可是英国摄影师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 1862-1887年在上海开设森泰照相馆期间时所拍。图02也是目前唯一能见到木亭柱“留云亭”的老照片。

20164月北京泰和嘉成拍卖有限公司曾推拍出清末佚名金山寺照片(图09、图10),

图09  清末金山寺全景 - 慈寿塔和江天一览亭

一张罕见清末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留云亭无“江天一览”石碑照片

图10  清末金山寺方形石柱“江天一览亭”

一张罕见清末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留云亭无“江天一览”石碑照片

图中的慈寿塔的塔刹和塔檐已经完全修复好,而塔旁的“留云亭”亭尖已经发生变化,其中近景照片可见“江天一览”碑已立于亭中,此碑应该就是曾国荃清光绪十二年,即1886年所立,在重新立碑的同时,把原木制圆亭柱,改成了方形石亭柱,此亭和亭内的曾国荃临摹御碑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中期依旧保持完好。(图11)

图11    1928年- 江天一览亭 《亚细亚大观 》

一张罕见清末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留云亭无“江天一览”石碑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