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南京下关大马路不识店名说“抄庄”

(2016-01-25 12:32:28)
标签:

南京

下关

大马路

庆华鞋帽洋货抄庄

抄庄

分类: 影像金陵【宁】

    从南京下关大马路不识店名说“抄庄”

自从南京下关地区改造工程启动之日起,素有南京“第一大马路”之称的“大马路”(出现这种如此直白的地名在南京的历史上可能是第一个)在冷落多年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几处民国建筑的遗存还在告诉世人那里曾经的繁华。

如果在搜索网站,输入“南京下关大马路”,“庆华鞋帽洋货”,就会出大量的帖子,有江苏南京各大媒体的,有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的,有地方政府的,有南京历史专家的,有文保爱好者的,有热心市民的…… 在这些文章中,红色显现“庆华鞋帽洋货”字的后面要么是“炒庄”,要么是一个字“庄”。

“炒庄”或许会让人想起南京旧时的“炒货店”,炒货怎能和鞋帽同店出售?何况也无“炒庄”一说。

这是怎么回事?

通过网上图片搜索,看到实景照片后(图01、图02、图03),才恍然大悟:这是南京下关的一家“抄庄”(图04、图05),该店的全称应该是“慶華鞋帽洋貨抄莊”。只是这个“专门商店”的词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得晚,消失得快,早已被人遗忘,令今人不识不足为怪。

图01 南京下关大马路 - 庆华鞋帽洋货抄庄

从南京下关大马路不识店名说“抄庄”
图02 南京下关大马路 - 庆华鞋帽洋货抄庄
从南京下关大马路不识店名说“抄庄”
图03 南京下关大马路 - 庆华鞋帽洋货抄庄
从南京下关大马路不识店名说“抄庄”

图04 庆华鞋帽洋货抄庄- “抄”

从南京下关大马路不识店名说“抄庄”

图05  庆华鞋帽洋货抄庄 - 抄庄

从南京下关大马路不识店名说“抄庄”

说到“抄庄”,就要提到中国古老的“典当行”。

“典当行”行业来自这种“以物换钱”质押贷款的四种交易形式,即“典、当、按、押”。因多数人以前两种为主,所以取“典”“当”作为行业的名称。

典当行在中国历史悠久,时兴时衰,但是在民间一直存在。

旧时典当行接受典当的物品多为值钱的贵重物品,如:房产,地契,古董老件,孤本典籍,文玩字画…… 而交易双方多为本地熟悉之人。

典当有典当的规矩:一是当期,二是当息。当期的长短,当息的高低,依时而定,依貨而估。典当双方谈好条件,抵貨贷钱。货物典当期间,当铺保管当品。当期一到,还钱付息,赎当取物。有时,典当人无力还钱换回典押的物品,这些物品就成了“死当”或称作“满当”,也就成了典当行所有。

“当而赎者,十之五六;其满弃而不赎,约十之四五。此等满庄必有一路作为尾闾之泄,然后当商不至资本停滞、塞而不通”。因此,替典当铺“受其满出庄物,代其畅销,以相周转”的行业“抄庄”,就应运而生了。

由此可以看出最初的“抄庄”只是收买当铺死当的物品。

为什么叫“抄庄”?这里的“抄”是什么意思?

在江浙闽一带,典当行把死当后归为自己所有的物品,准备拍卖的商业行为称之为“抄赔”。“抄庄”的名字由此而来。旧时老南京去堂子街旧货市场的“鬼市”逛回来,被熟悉的人见到,多会被问一声:今天抄了什么好东西?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濒海沿江的城镇相继开埠,集聚了南来北往的中外商贾,闲杂人等。由此进入典当行的人可为谓“三教九流”,可典当的物品实为“五花八门”。

资金雄厚的典当行,只要有市场,不管“当品”的贵贱,什么都敢收,他们多有自己的“拍卖行”,“旧货店”,“估衣铺”(这些店铺实际也属“抄庄”一类,只是不作为“招牌”。)出售“死当”物品,加速资金的流动。而一些资金有限的中小当铺,唯恐“当品”死当后砸在手里,影响资金流动,他们收押当品十分谨慎,一要确认货真价实,二要死当物有出处。所以他们收押的古董字画,高档皮裘都容易转手掉,而一些收押的“绸缎布尼”,或整疋,或衣料,虽说多为尚未制作的“新品”,但是卖给“估衣铺”有点吃亏,于是开埠城镇的市场上就给了“抄庄”一种新的含义:出售“旧”的新品。

“抄庄”出售的商品多为商家因资金周转不开,或过时换季不想囤积,急于出售的商品,虽说商品都是“新”货,但价格要比专业商店里正规出售的要便宜。有点像解放后南京出现的“清仓物质门市部”。

“抄庄”多设在贸易活跃的地方。南京下关是南来北往货物的集散地,貨仓存库很多,一些批发商在贸易中剩下少量物品时,不愿租库雇人,而转给“抄庄”,当然也有“监守自盗”后在这里“坐地分赃”的。如果没有地方势力在后面撑腰,很难在这个“码头”混饭吃。

在开埠城市里,这个行业的早期基本是和洋行有关系的中国买办经营,多卖一些绸缎布料(图06、图07),鞋帽衣包,信誉尚可。到了民国,这个行业鱼龙混杂,行规废驰,以旧充新,以假充真,名声日下,已经成了分不清黑白的行业。

后来,国民政府成立后,进行了行业整肃,“抄庄”日衰,“拍卖行”“旧货店”“估衣铺”渐兴。

图06 镇江泰康绸缎呢绒洋货抄庄 包装纸招牌

从南京下关大马路不识店名说“抄庄”

图07 浙杭新昌绸缎抄庄商标

 从南京下关大马路不识店名说“抄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