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翰林院平面图

标签:
东交民巷翰林院义和团英国公使馆 |
分类: 旧影说京【析】 |
近期闲暇读一些和“义和团运动”有关的亲历洋人写的回忆录。
英国公使馆外攻守战斗尤为惨烈。
英公使馆北围墙以外是翰林院,这处珍藏着八百多本《永乐大典》的翰林院在在这场冲突中彻底被摧毁。
翰林院到底是什么样子。好奇心让我探寻了一下。
图1
《乾隆京城全图》(1750年)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六十四 - 官署三” 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由于翰林院的大门是朝北,而院内的主要建筑,还有遵循面南为重的原则,介绍时而用方位,时而用左右前后,这一来就分不清具体的建筑所在的确切位置,特别是某些建筑知道名称”敬一亭“后,看着介绍更是一头雾水。
无意中看到早年下载的日本人冈田玉山等编绘.的《唐土名胜图会》(1805年)卷三中有“翰林院署”的绘图,该图给了我们一个实景概念。由于此图早于《乾隆京城全图》,乾隆时期曾对翰林院做了大规模的修建。从《钦定日下旧闻考》的介绍可以发现,乾隆时期的修建只对原翰林院增加了一些建筑,原来的衙署结构并无大的变化。可是看了“翰林院署”图后,再读“《钦定日下旧闻考》更是东南西北乱了套。
本想在国外的一些大的图书馆馆藏文献中寻找资料,可惜无果。只好作罢了。
《唐土名胜图会》(1805年)卷三“翰林院署”(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