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京“娃娃桥”地名由来的回复

标签:
老南京娃娃桥闺奁营神策们太平门 |
分类: 说东道西【议】 |
我对南京内桥,鸽子桥,定心桥(后称鼎新桥,有种说法:为纪念淮军名将鼎字营统领潘鼎新)迆北地区的很多地名的由来和传说不是太相信的。你提到的那个地区(小火瓦巷1号 龙王庙社区 娃娃桥 闺奁营),清末多为水洼河叉(图01),
从史料看, 那里多桥(门楼桥,钱厂桥,娃娃桥,兴隆桥, 昇平桥),祠庙(曾忠襄祠,刘介勇祠,龙王庙,斗姆宫),(图02)
曾为兵营,军备。我见过一法国传教士对“天京陷落”后金陵城的描述:一城无街市,十巷无好屋,百街无整房,千户无人烟,万人无百姓(都是军人)。正因如此,我觉得后来的很多地名多为“城市发展”后的产物。从清末南京地图看:很多地方都和“淮军”(或“湘军”)有关。至于卢妃巷(朱元璋皇帝的第九个嫔妃卢氏曾居住在这里而得名。), 闺奁营, 火瓦巷等街巷名可能从原地名的谐音转换而来或附会杜撰的。比如“闺奁营”(据传卢妃进宫时,她的金银细软闺中妆奁,摆满了整整一条巷子,因此得名。),我曾见过叫“魁连营”,清汉军中以“营”为伍,以营官名做统领营名,如“X字营”,当某“营”又增添“新营”,称“X连营”。而“火瓦”“娃娃”可能与“河洼”有关,可能由俗名的谐音转化而来的。有人认为“火瓦巷”与“瓦窑”有关。那一带地势低洼,无土可取,怎能有窑?清朝到民国南京民用砖瓦多来自“神策门外。”一带。(图0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