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达-莫理循镜头下的老南京(05)-- 国际联欢社

(2012-01-25 00:22:03)
标签:

国际联欢社

汪伪政府

汪精卫

南京饭店

国际饭店

常玉清

夫子庙

贡院街

杂谈

分类: 影像金陵【宁】
海达-莫理循镜头下的老南京(05)-- <wbr>国际联欢社

海达-莫理循镜头下的老南京(05)-- <wbr>国际联欢社

海达-莫理循镜头下的老南京(05)-- <wbr>国际联欢社

海达-莫理循镜头下的老南京(05)-- <wbr>国际联欢社

海达-莫理循镜头下的老南京(05)-- <wbr>国际联欢社

海达-莫理循镜头下的老南京(05)-- 国际联欢社

 

汪伪时期,南京有两处“国际联欢社”。

一处位于中山北路,即今南京饭店的前身。

起初,国际联欢社,是一个以各国驻华外交使团成员为主,并有中国外交界人士参加的旨在联络国际人士感情的团体。1935年时任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汪精卫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具文呈请行政院批准拨款12万银元,建造国际联欢社。同年在中山北路沿街购地,1936年完工。抗日战争爆发,南京沦入日军之后,国际联欢社被日军占用,实为慰安所。

一处是汪伪时期由大汉奸常玉清在夫子庙贡院街建造。
常玉清是亲日帮会组织“中国安清同盟会”的头目,仗着日本人撑腰,在南京夫子庙开设国际饭店,后又称国际联欢社想取代以前国民政府的“国际联欢社”,实际是鸦片馆和妓院,通过贩毒,开设舞厅(招妓),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1941年4月日, 南京汪伪政府的特别市宣传处成立,负责管理公共娱乐场所,于1943年5月发布《南京特别市管理公共娱乐场所及艺员登记规则》。同年6月,宣传处发文:本市各舞厅经本府取缔后,改组为高等咖啡馆,专营茶点,不准用舞女,不准卖舞票,只准雇用女侍,但不得伴舞、坐台,并经通知将侍女名册送府查考在案。

这就是这座建筑上:国际饭店,国际联欢社,国际咖啡室三个名称的由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