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上一篇文章里MM评论的回复

(2008-07-09 02:37:03)
标签:

育儿

分类: 英国,心情流水

  看到一篇好长的回评,是一位MM由于qiqi转贴的文章引发的感慨。

  细细看了评论好几遍,在这里首先谢谢MM一吐为快的信任!

 

  看到你讲你的付出与薪资的不成正比,都无语了~~~你的宝宝也和威儿差不多大吗?祝愿他(她)健康成长!


  MM是医疗行业的专业人士吧?讲了些我们所不知道不了解的真实。

  如MM所言,中国的医疗改革是失败的,医院承受着压力自负盈亏,地方财政还要从中分杯羹,从而更是诱发不少社会性问题,比如医患矛盾突出,医疗费用让民众不堪重负等。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病人对医生恶言相向拳脚相加的事件,可更多更多的是病人在医生面前噤若寒蝉小心翼翼,把医生的话奉为圣旨。


  有时候想,我们所得到的一些关于生病、关于治疗的认知,是从哪里来?

  书本、电视、网络……当然,也有部分来自于医生的说法和教育。

 

  因为有在国外生养宝宝的经历,看到与国内太多的不同,并不迷信哪一方,但这些不同的认识让我思考、比较。

  

  比如国内好些医生和妈妈们,都认为在孕期应该尽量少打B超,避免对胚胎造成影响。

  据我所知,一个在法国的妈妈,因担心胎儿脑积水,孕期共打了13次B超之多。

  当然,实际我们在孕期也只打了少数几次B超而已,只是想说,在国外医生的观念里,并不认为做B超会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另外,国内一些妈妈剖腹产的理由是胎儿双顶径较大、脐带绕颈等,这样的选择,有的是自己的意愿,有的是医生的建议。

  可是,在国外,这些都不会成为做剖腹产的理由,他们推崇自然生产,尽量不进行医疗干预,只有在母子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或者预产期超过一周后,才会考虑做剖腹产手术。

  记得在英国时,威儿难得地一次感冒发烧,估计是淋雨所致。

  发烧两天后,我们着急地带宝宝去医院。

  医生首先常规检查威儿的喉咙耳腔听诊等,以排除其它感染后,建议我们带着孩子回家休养,多喂水,物理降温什么的。

  当时的心情很不能理解,询问医生能否开药,他说的第一句话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开药对我是件容易的事,但这样做对宝宝的身体没有好处……”之后,他的大致意思是,最好的做法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去强行退烧,而培养孩子自身的免疫力。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威儿半岁第一次回中国时,因不适应,感冒发作成肺炎。

  在区级医院输液三天仍没退烧后,我们把儿子急切送到了华西医院急诊,门诊医生检查后建议让孩子入院治疗,可是华西附一院,这个四川省的顶级医疗机构,俏得连空的床位都没有!

  第二天早晨,七点前就赶到医院,排队等出院的人让出空床位,仍然没等到。

  最后,威爸在满心焦虑里,给朋友们打电话,转折地找到华西医院的一个部门领导,拿着特批的纸条,威儿终于得以入院。

  这是治疗的开始,可也是“挨宰”的开始。

  花费近6000元,威儿的病情终于控制住,在五天后出院。

  可是,是怎样控制住的呢?

  从住院开始,一口气连续不断地输抗生素近六十个小时!威儿在一天两夜里一直打着吊针!这样大剂量地用药控制下来!

  不是专业人士的我们,无从判断医生这样做的理由。

  但有些“插曲”让人有所质疑:在输其它药物的同时,主治医生(还是儿科的副主任)连续开出据说是增强免疫力的丙球蛋白,五百元一支,第一天用了,第二天还继续,第三天时,我们婉言拒绝了。

  而出院时,又开了几百近千元的药,得用手提包来装。

  用药的原则略知一点,能用常见药的,就不要用生僻和所谓特效的药。

  威儿是普通的肺炎(挂急诊时,也有医生说还没发展成肺炎,只是支气管炎),在已经输液基本治愈后,还需要用这么昂贵,且超多剂量的药来巩固治疗吗?

  到现在,那些药都基本没吃,还丢在家里的角落。

 

  无从评价,也无法改变,无奈之余,只有一点能做到:就是掌握比较基本的一些小儿医疗常识,在医生权威地建议这样安排那样的同时,自己还有些考虑的空间,仅此而已。

  当然,以后也可以向MM请教了,还请不吝赐教~~~:)

 

对上一篇文章里MM评论的回复

 

对上一篇文章里MM评论的回复

 

对上一篇文章里MM评论的回复

 

新浪亲子首页截图,

我们讨论的“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