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家电产业问题重重  全产业整合势在必行

(2011-01-13 09:46:57)
标签:

燎原

杂谈

分类: 就事论事

 

中国家电产业问题重重

全产业整合势在必行

 

    家电产业作为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集中表现为生产数量的不断增加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但是,随着家电产业的不断完善和成熟,许多问题也浮出水面,愈演愈烈,甚至将部分生产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重重矛盾严重影响了家电市场的顺利发展,也迫使企业家们重新认识和思考中国家电市场。

 

    核心技术缺失导致家电企业受制于人

    中国的家电企业大多是代工生产,很少有自己的科研机构和独立的核心技术,往往更像是一个商品加工厂。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家电企业就会形成对引进技术的强烈依赖,很难实现独立自主,更谈不上领先世界产品的问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彩电行业的技术导向还是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从10年前的平面直角,到LED液晶屏幕,再到3D、等离子等,每一次技术更新的到来,都伴随着几个国产厂商的失败。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尚不成熟的新技术上,这样的“赌徒行为”是多数企业走向败亡的根本原因。

 

    过度竞争造成家电行业利润微薄

    目前,中国家电市场供过于求,品牌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各生产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不断实行促销、降价,导致行业整体利润微薄,甚至部分企业濒临破产,而面对琳琅满目的家电产品,消费者更是无所适从,品牌忠诚度严重降低。日前,业内的某个调研机构曾私下做过一个统计,以华北地区为例,经销商销售一台LED电视的利润最低的甚至不超过100元,有的甚至只能靠售后维修来维持经营。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一些大型厂商尚能坚持,而一些小的厂商迫于压力只能放弃继续跟进。可以说,过度的价格恶性竞争非但不能炒热市场,还会将整个产业推向一个更大的深渊……

 

    局部垄断限制了家电行业的良好发展

    我们看到多数国内家电企业是“地头蛇式”发展,在局部地区发展态势良好,凭借发源地的地理优势,在局部地区建立供应商垄断,排斥外来品牌;而一些国际大品牌,多是占领大中城市,在4-6级城市就显得力不从心,无力顾及。纵观整个行业,能够完成整体布局,在各级市场都能形成全领域覆盖的企业少之又少;某些企业局限在加工、或者局限在销售层面领先,但却缺乏独立的生产能力。这种局部垄断模式在发展初期是一种必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优势,但总体上来看,这种模式违背了家电行业整体发展趋势,也必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全产业整合”成家电产业必然趋势

    随着国际化竞争的加剧,近几年国内的家电企业已经意识到“全产业垂直整合”的重要性,并陆续行动起来,纷纷建起自己的上游产业基地。这其中,尤以清华同方的“全产业模式”发展模式最值得解读。

全产业模式的探究要追溯到清华同方的建立之初。最早的清华同方以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生产理念为指导建厂,专注于电视的核心技术钻研,并着手建立自己的上游生产基地,继北京和沈阳的LED芯片和LED TV背光源生产基地之后,2010年8月,同方再次投资30亿在南通建设了第三座亮度LED应用综合性产业基地,全力支持科研和生产。进入2008年以来,清华同方已经逐渐开始掌握一些LED液晶电视芯片的生产技术、内置机顶盒技术、传输协议技术、GME绿色引擎技术、GES节能电源系统技术、3D动态降噪技术等十多项核心技术。科研对于企业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上游科研工作为其中游布局和下游销售夯实基础,才能实现稳步的发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清华同方电视从高新技术研发——科技产业最前沿的完整布局——发力新兴销售领域,已经完成了核心竞争力的三步跨越,整合形成了产、学、研一体的差异化优势。”

 

    在众多的电视企业中,清华同方是最早也是最低调的布局者,从核心技术的掌握到全产业链的架设以及遍及全国的销售渠道体系建设,每一布都有条不紊,这一切都在向外界表示,清华同方将在电视市场上全力出击。

与此同时,创维、康佳在内的电视企业也意识到了全产业模式的市场潜力,已经纷纷投入巨资建设自己的上游产业基地,一场全产业链的竞争势力已在暗流涌动,因为只有改变以往的组装流水线模式,从上游液晶面板到终端的渠道布局全部贯穿流畅,才能在整个的电视行业中不被淘汰甚至掌握主动权。而对于电视产业来说,产业优势带来的成本优势及全新网上商城模式,将给彩电市场甚至整个家电市场带来大规模格局之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