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时光,一直是在乡下度过的。那袅袅炊烟,潺潺溪水,真的如同丹青妙手笔下的那道靓丽的风景。而当你真的置身其中的时候,感受到的却是这道风景背后隐藏着的一种无助而又难耐的贫困。
四年级的时候,班里突然来了一位女班主任。据说她从城里来,但谁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从我们印象中的天堂来到这片穷山恶水。我们只知道,由于她的到来,给我们这群生活在贫困中的孩子带来了温暖和欢乐。
她有一个很奇特的名字——谷三菊。后来我们都习惯叫她菊老师。
她很美丽。
乌黑的卷发,大大的眼睛,永远可亲的微笑,伴着城里人特有的气质和时新的穿戴。
她很善良。
那时候,由于班里的同学大都是农民的子弟,家庭条件十分窘迫,有的甚至连买酱油的钱都没有,做菜的时候,只能抓几颗咸盐粒扔进锅里。菊老师喜欢在业余时间到孩子家里走访,每每看到这种情形,她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尽管只是杯水车薪,却也解决了不少燃眉之急。
农忙的时候,人手少的家庭会让孩子帮家里干农活而耽误上课。遇到这样的事情,菊老师从不会去找家长讲什么大道理,更不会埋怨自己的学生不求上进。而是利用午后放学的时间,带着几名班干部去田间地头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让那些不能按时上课的孩子尽早的回到课堂。
她很爱我们。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乡下的孩子立事早,而淘气也是出了名的,这让菊老师既高兴,又头疼。上课的时候玩青蛙,糊小风筝,作鬼脸吓唬女孩子等等,都是常有的事情,但谁也没有因此受到过体罚。记忆中,最严重的一次“惩罚”发生在我的身上。
我从小个子就大,总是坐在最后一排。有一天上午的第四节课,马上就要放学的时候,我猫在后面跟同桌玩起了斗蛐蛐儿。菊老师发现后很生气,顺手拿起教鞭(一根自制的小木棍)走到我跟前。此时,同学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根高高举起的教鞭上。只见菊老师手起棍落,我下意识的抓起文具盒向上一搪,本以为会产生强烈的碰撞,结果却几乎轻的没有声音。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菊老师也笑了,我却羞愧的涨红了脸……
还有一次,父亲让我去河边放鹅,由于一时贪玩,回家的时候6只鹅竟然只剩下5只。父亲被气得暴跳如雷,抓起柳条追得我满院子乱窜,正赶上菊老师到我家取班级的钥匙(那时候我是班长,班级的钥匙每天都挂在我的脖子上),我便一头扑进了菊老师的怀抱,菊老师紧紧的护着我,父亲的柳条重重的抽在她的手臂上。她依旧抚摸着我的头,此时,我的双眼已经含满了泪水。
她也很年轻。
如果不是那次偶然,谁也想像不到她竟然是一位有着10岁男孩的母亲。
记忆中是在一个明媚的早晨,菊老师带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走进教室,并告诉我们那是她10岁的儿子。她把小男孩安排在我们中间坐好,开始给我们上课。依旧是那样的美丽,依旧是那样可亲的笑容,只是那笑容中增添了些许的疲惫和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在她时而扬起的手臂上,依稀可见几处青紫色的伤痕。同学们似乎觉察到了一种不详的预兆,那天的课堂纪律也出齐的好。
中午放学后,我帮学委把同学们的作业送到她的办公室。当时,办公室里已经聚集了包括校长在内的好多人,围成一个圈子,菊老师坐在中间的椅子上,搂着小男孩伤心的哭泣。听别的老师说,由于菊老师在城里机关工作的丈夫一直不满意她现在的工作,导致家庭内战不断升级,最终对她大打出手。
一个月后,菊老师调走了,从此便杳无音信,再也没有联系。
时光荏苒,不经意间2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我,每天托着疲惫,穿行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耳边充斥着无聊的烦躁和寂寞的呻吟。
偶尔还会想起菊老师,她现在应该有着和我母亲同样的高龄。而每每想到此处,脑海中便会出现这样一幅图画:
一位年迈的老妪,带着熟悉而可亲的微笑蹒跚着向我走来,霜染的发梢上涂着一抹夕阳的余辉,美丽而庄重。
我分不清那到底是菊老师还是我的母亲……
今天是教师节。谨以此文献给我思念中的谷三菊老师,并向她致以最诚挚的节日的问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