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著赏析《鲁滨逊漂流记》

(2013-09-05 14:48:12)
标签:

第一人称

丹尼尔

漂流记

角度

代表作

文化

分类: 评论文章

 名著赏析《鲁滨逊漂流记》 

1                   为信念而坚守

                                    董恒波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品,从问世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今天读起来,仍感到有一种震撼人心的魔力。是什么让这部小说能够穿时空而风彩不衰。我以为就是作品蕴藏着的信念与坚守的深刻主题。《鲁滨逊漂流记》里折射出人类智慧与意志的光芒,不论今天还是以后,都将指引着我们成长的方向。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素材而创作的不朽杰作。

英国青年鲁滨逊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在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般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在孤岛上顽强奋斗度过几十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

在荒岛上,鲁滨逊开始了艰难却也充满了希望的生活。一次,他从一群吃人的土著人手中解救了一个野人,并且给他取名为“星期五”,鲁滨逊教他说英语,向他传播基督教义,使“星期五”成为他忠实的仆人及朋友。后来他们帮助一个被叛变的水手抛弃的船长,巧施计谋,夺回了船只。鲁滨逊终于结束了他为期28年的与世隔绝的生活,重返故土。

    人是被环境所改变的,但人,也可能改变环境。鲁滨逊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与命运抗争,顽强地活下来呢?

我以为是信念,是坚守。

与坚守相反的词汇是放弃。如果鲁滨逊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可能他早就孤独地死在这个荒岛上了。而永不放弃就是坚守,就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一遇到困境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选择放弃,因此,我们极易成为普通的没有一点棱角的人,而有些人却坚定得近乎倔强地选择了信念,这种人可能是少数,能达到这个境界的人毕竟不是很多,但最终他们却往往能赢得大多数人的掌声。鲁滨逊就是这样的人。

信念与坚守不仅仅英国的鲁滨逊的特有品质,这是人类共有的光芒。中国先秦的哲学家荀子在《劝学》篇里曾写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的就是坚守,就是不言放弃。

《鲁滨逊漂流记》一书,通过主人公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的刻划和描写,为我们的青少年树立了一个敢于冒险,不畏挫折和磨难的榜样。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他没有怨天尤人,坐叹命运的不公,而是利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让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花费很多精力与时间,但是他有耐心有毅力,从不放弃。这种坚守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在长达二十几年里一直怀揣着对生的希望和期盼。在中国,汉代的使节苏武十九年留胡节不辱的故事,也同样是这种毅力、自信、勇气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写照。鲁滨逊的这种对于目标的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应该指出的是,如今的中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往往反对孩子去冒险,所以我们的这个民族如今缺少一种勇敢闯劲,“血性”的失落已为许多有识之士所担忧。笔者在与曾经读过《鲁滨逊漂流记》的一位中学生交流时,听他谈起读后的感想。他说,原来的他不喜欢去冒险,非常胆小怕事,读了《鲁滨孙漂流记》后才觉得自己也想去冒冒险,锻炼一下自己能不能克服困难,以便以后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害怕,勇敢地去克服它。他说,真的!自从读了这本书后他勇敢了许多。不管什么事,他都愿意去尝试一下,结果很多尝试都成功了,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以置信。真的感谢这一部小说,是它令中学生们找回了自信!

基于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为下一代小树苗的健康成长,尽可能地提供经风历雨的环境。最后,我还要说一句,像《鲁滨逊漂流记》这样的励志书,不仅学生要读,家长们最好也来读一下。

 

2、 原著选段

                   第八章   与熊的战斗  

……

不用说,一听到星期五的枪声,我们立即催马向前。尽管道路很难走,我们还是快马加鞭,想看看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我们一转出挡住视线的小树林,就把情况看得一清二楚,并亲眼看到星期五怎样救了那位可怜的向导,但当时我们还看不清楚他打死的究竟是只什么野兽。

紧接着,星期五和那只大熊之间展开了一场最大胆、最惊人的大战。

这场大战起初确实使我们胆战心惊,最后却使大家开怀大笑。熊的身体笨重,行动蹒跚,跑起来当然没有狼那样轻快。因此,他的行动有两个特点。第一,对人来说,他一般不把人当作猎食的对象;当然,像现在这样大雪遍地,极端饥饿的时候,这笨拙的大家伙是否也会吃人,那就很难说了。一般来说,要是在树林里遇到熊,你不去惹它,它也不会来惹你。不过,你得特别小心,要对它客气,给它让路,因为它是一位特别难以取悦的绅士,即使是一位王子走来,它也不肯让路。如果你真的害怕,最好不要看它,继续走你的路。如果你停下来,站着正视它,熊就认为是对它的侮辱。如果你向它丢点什么东西,打中了它,哪怕是一根小小的树枝,只有你手指头那么粗,熊也认为是一种侮辱。这时,它会把一切丢开不管,一心只想报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有关它的荣誉问题,它一定要把面子挣回来才算满足。这是熊的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熊一旦受到侮辱,就会不分昼夜地跟着你,一直到报了仇才罢休,哪怕绕上许多路,也要赶上你,抓住你。

星期五救了向导的性命。当我们走上去的时候,他正在帮助向导下马,因为向导受了伤,又受了惊吓,而且,看来惊恐甚于伤势。这时,那只熊突然从树林里出来了。这只熊身躯异常庞大,是我生气所看到的最大的熊。我们大家一见,都有点恐慌,可是星期五见到它,反而喜形于色,显出精神百倍的神气。"啊!啊!啊!"他一连叫了三声,又指着熊对我说,"主人,你允许我吧!我要和它握握手,我要叫你们乐一乐!"我看到这家伙如此兴高采烈,不免出乎意料。"你这傻瓜,"我说,"它要吃掉你的!""吃掉我!吃掉我!"星期五一连说了两遍,"我还要吃掉它哩!我要让你们乐一乐。你们都站开。我要让你们乐一乐!"于是他坐在地上,脱下靴子,换上一双便鞋。这是一种皮底鞋,他衣袋里正好有一双。他把马交给听差,然后带着他的枪,一阵风似地飞快跑了过去。

那只熊正慢条斯理地向前走,看起来不想惹任何人。可是星期五走到它跟前,向它打招呼,好像熊能听懂他的话似的。"你听着,你听着,"他说,"我在跟你说话哩!"我们远远跟在后面。这时我们已走下了山,进入了山这边的加斯科尼剩这儿地势平坦开阔,到处是树木。我们进入了一片大森林。

星期五追上了那只熊,捡起一块大石头向它丢去,正好打在熊的头上。当然,这一点也没伤着它,就像打在一座墙上。可是这样一来,星期五的目的达到了,星期五这家伙简直毫无畏惧,他这样做纯粹是挑,好惹那只熊来追他,照他的说法是逗我们"乐一乐"

那只熊感觉到有石头打它,并看见了星期五,登时转身向星期五追来。那熊迈开大步,摇摇摆摆,跑得飞快,差不多和马小跑一样快。星期五撒腿就跑,仿佛向我们这边跑来求援似的。于是大家决定向熊开枪,救我的人。但我心里非常生气。因为那熊本来好端端地在走它的路,并没有要惹我们,尤其使我生气的是,他把熊引向我们这儿来,自己却跑掉了。于是我高声叫道:"你这狗东西,你就这样让我们乐一乐吗?快走开,牵上你的马,我们可以开枪打死这畜牲。"他听到了我的话,就叫起来:"别打,别打!站着不要动,好戏在后面哪!"星期五生就一双飞毛腿,他跑两步,熊才跑一步。

突然,他一转身,从我们旁边跑开,看到那边有一棵大橡树正合他的需要,就向我们招手,叫我们跟上去。同时,他跑得更快,把枪放在离树根大约五六码的地上,自己敏捷地爬上了树。

熊也很快跑到树下,我们一行则远远地跟在后面。 

3、 练习题 

一、《鲁滨逊漂流记》是哪国的哪位作家写的?

二、本书作家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什么位置?被称为什么?

三、除了《鲁滨逊漂流记》作者还写了哪些作品?

四、荒岛上的鲁滨逊是如何计算日月的?

五、这本小说用了第几人称的角度来描写的?

六、鲁滨逊是什么时候漂到孤岛上的?生活了多久? 


4、 参考答案 

一、    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

二、    笛福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他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

三、    除了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外,笛福还创作了《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不列颠全岛纪游》 等小说传记。

四、    鲁滨逊在一个方柱的四边,每天用刀刻一个凹口,每七天刻一个长一倍的凹口,每一月刻一个再长一倍的凹口。就这样有了一个日历,可以计算日月了。

五、    第一人称。

六、    1659930日,生活了282个月29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