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的反弹并未出现,反而继续迭创新低。为什么呢?不具备条件呗。
近期市场因预期而反弹,又因无实质利好兑现而回落。间或伴有“保增长”、信贷投放增大等正面利好、也有国际板随时开市、大盘IPO发行等负面消息。就说今天吧,因“部分金融机构获准降存准率”而高开,又因汇丰11月份PMI初值48.00、低于荣枯线,担忧情绪骤升而回落。总体感觉是不时的利多、利空会影响局部波动。但市场底部运行的大趋势近期是无法改变的,真正转势或通过外力才能实现。
这里笔者想借助投资时钟理论和M1与股市的关系简要来说明一下上述观点。
投资时钟理论将经济周期分为衰退、复苏、过热、滞胀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可由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变动方向来唯一确定。同时每一个阶段都对应某一特定资产类别:债券、股票、大宗商品或现金。目前处在经济、物价双回落的衰退期,也就是说当前股票正处在寻底(或筑底)之中(对应的是债券资走强)。这个寻底过程短则半年,也许会需要更长时间。通过20年的中国A股发展历程,5.19、998点、1664点悉数大底基本上都应验了投资时钟理论。再结合估值、政策、市场三种底分析,往往是估值底最先出现,随后出台刺激政策,然后市场见底。目前市场估值已比前几次大底都要低,市场也有预调、微调举措,政策逐步向“保增长”方面倾斜,但出台实质性政策还不到火候,有专家称要到明年上半年了,因此目前仍要做好寻底(或筑底)的思想准备。
M1也是衡量股市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M1增速提高,市场流动性宽裕,股市上涨;反之股市下跌。1999年1月M1增速为9.6%,随后持续上升,同年5月迎来5.19行情;2005年2月,M1增速为9.9%,创三年最低,随后回升,而股市在7月份伴随股权分置改革展开了一波波澜壮阔的牛市;2008年11月M1增速再创6.63%的新低,随后快速上升,由此产生了2009年的小牛市。今年10月M1增速再次回落到8.4%,虽然说这个数字不一定最低,但确实已经够低的了,M1由弃弱走强的时间恐不会太远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