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只熊市牛股全解剖 机构抱团医药股(转载)
(2008-10-11 12:58:45)
标签:
股票 |
一年来,A股的熊态已经和2001年起长达四年的熊市相当,但截至本周四仍有25只个股坚守着6124点的天价。是谁在背后支撑着它们?普通投资者离这些绿洲有多远?
3/4个股一年内腰斩
转眼间,距离去年10月16日大盘登顶6124点已有一年光景,上证指数在近一年内跌幅恰好为2/3,个股涨跌幅榜情况则惨不忍睹。截至本周四收盘,两市1570只有交易记录的个股一年来仅36只出现上涨(复权计算),剔除目前的停牌个股,实际上涨的仅25只,占比不到1.6%。
在1534只下跌的个股中,遭腰斩的个股竟达1169只,占比近3/4。59只个股的跌幅甚至超过了80%,其中跌幅最大的为中色股份(6.75,-0.35,-4.93%,吧)(000758)88.08%,云南铜业(9.69,-1.07,-9.94%,吧)(000878)、石油济柴(000617)紧随其后。
这样的下跌力度已经堪比中国股市18年历史上最大熊市:从2001年6月13日的2242点到2005年6月6日的998点的四年间,1332只可统计的个股有1022只个股被腰斩,占比略超3/4,上涨的为59只。略有不同的是,在那次大熊市中,有29只个股的跌幅超过了90%,但本轮下跌还没有出现该类个股。不过本轮调整仅花了一年所造成的杀伤力是史无前例的。
此时此刻,有多少幸运的投资者曾在去年6124点之巅购入那仅有的25只屹立不倒的个股?理财一周报记者通过基本面、交易面的解析,力图为投资者呈上这熊市红股的台前幕后。
游资炒作胜过机构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25只个股中,涉及定向增发或资产重组题材的有12家,几乎占了一半。其中包括一年来涨幅前七位的棱光实业(600629)、ST中福(2.64,-0.14,-5.04%,吧)(000592)、*ST长运(7.03,-0.37,-5.00%,吧)(600369)、云南城投(600239)、正和股份(600759)、ST三安(600703)、长江证券(13.78,-1.13,-7.58%,吧)(000783),以上7只个股一年来的涨幅都超过了70%,和大盘走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遗憾的是此类资产重组概念往往很难把握介入的时机,事实上,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先知先觉的资金可以提前介入,但普通投资者往往只能看到该类个股复牌后一日暴涨、然后慢慢下跌的表演。
从机构的介入情况来看,以上7只个股除云南城投外,其余6只个股目前均没机构参与的痕迹(根据最新Topview数据或中报数据),说明机构资金并不认可这些涨幅最靠前的个股的估值,参与其中的大多是游资。
除去此类概念个股,在上涨的股票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界龙实业(8.63,-0.94,-9.82%,吧)(600836)72.84%,登海种业(16.23,-1.80,-9.98%,吧)(002041)53.45%,隆平高科(16.08,-1.72,-9.66%,吧)(000998)49.56%。应该说,由于没有长时间的停牌,这3只个股的机会是真正存在的,不过同样,没有任何机构介入这些股票,这3只个股成了一年来游资的杰作。
机构抱团医药股
游资炮制了熊市中最大的奇迹,作为机构天然的敌人,游资看中的是该类股票极强的题材性。这3只股都具有非常火暴的题材,无论是农业还是上海国资概念,都和当下的政策密切相关。因而,这类个股得到游资长达一年的炒作,涨幅超过了一半,其战果让基金汗颜。
不过机构仍然不是毫无作为。
在涨幅榜上,排名靠后的双鹭药业(26.88,-0.62,-2.25%,吧)(002038)、冠农股份(25.48,-2.76,-9.77%,吧)(600251)、新和成(20.09,-2.21,-9.91%,吧)(002001)、国药股份(25.17,0.02,0.08%,吧)(600511)、步步高(43.60,-0.90,-2.02%,吧)(002251)、恒瑞医药(34.38,0.38,1.12%,吧)(600276)、康缘药业(15.03,-0.69,-4.39%,吧)(600557)、中国南车(3.54,-0.03,-0.84%,吧)(601766)的机构持仓都大于25%,其中4只医药股机构的持仓均高于50%。
由此可见,与游资反复冲击业绩一般的重组股、龙头题材股不同,机构重拳出击了医药股。从中报业绩情况来看,这些机构相中的医药股普遍质地优良,成长稳定,不会像金融、有色、地产等板块的周期性那么强。
无怪乎,在跌幅最惨的10只股票中,周期性最强的有色金属占了7席之多。
谁是下一轮王者?
随着周末A股再度大跌,本周五敦煌种业(7.97,-0.84,-9.53%,吧)(600354)一年来的涨幅已被抹去。在目前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局面下,尚无法预见这些一年来实现上涨的个股是否会一一下跌。
不过根据记者统计,从历史上看,成功在熊市中实现上涨的个股,其在下一波牛市行情中的表现往往更佳,其中又以熊市中被机构重仓的个股机会最大。
在上文提到的从2001年到2005年的四年熊市中59只上涨的个股,从998点到6124点的过程中仅有1家出现了下跌,而涨幅超过10倍的有11只之多。多为机构重仓股,而非题材股。其中中信证券(20.64,-0.48,-2.27%,吧)(600030)、苏宁电器(14.40,-1.07,-6.92%,吧)(002024)、海通证券(20.11,0.24,1.21%,吧)(600837)、江西铜业(11.60,-1.27,-9.87%,吧)(600362)在大牛市中的涨幅超过了20倍,远远优于大盘(见小表)。
机构深度介入、熊市不跌、牛市大涨。这是不是当下投资者的一个思路呢? (转自东方早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