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边陲日记---遇到老班长

(2022-04-13 09:49:24)

边陲日记---遇到老班长

2006年10月,去云南旅游时,特地看望老班长杨仁瑞。


快要离开昆明了,我竟然在关上招待所遇到了新兵连的老班长杨仁瑞。他是80年入伍的成都兵,母亲是云南白族人,现在随母亲住在昆明,今天是过来送他的老班长张太升。

 

1978年,电影《黑面人》在红河州开拍,由于这部电影的编剧赵东辉就是我们802团宣传队的人,因此导演张景隆在802团挑选了很多群众演员,其中“相貌”出众的张太升出演了土匪头子这一角色,电影上映后,张太升就成为802团家喻户晓的人物。当新兵时,杨仁瑞班长经常带我去老连队看望老班长张太升,听他讲述拍电影时的趣事,为此我对这位“匪班长”记忆犹新。

 

我在新兵连时,曾经和杨班长闹过别扭,那时我认为班长太粗鲁,动不动就骂人,嘴上总带着“妈拉个逼”,到了老连队我才发现,像杨仁瑞这样的好班长,天底下实在难找,他嘴上虽然口头禅不断,但内心不坏,至少没有坑害过我,而且处处都在帮助我。

 

无线连里虽然没有带脏字的班长,见面也客气,但连队里充满了自私自利,欺负新兵,该配发的物资被老兵霸占不说,新兵的东西说没就没。当初,我要是选择留在二营,有杨班长的照顾,我的大衣、雨鞋、书包也就不会丢了,我是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让我母亲讲话: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我和杨班长来到昆明十六中,他的母亲是这所学校的语文老师,家就住在十六中校园内。走进班长家中,杨妈妈正在屋里看报。

 

“妈,这是我的北京战友。”

 

“阿姨好!”

 

“快进来坐,我去给你们烧点水。”

 

杨妈妈热情地招呼我,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我听了倍感亲切,仿佛见到了自己慈祥的母亲。

 

我赶紧说:“阿姨,不用了,有凉白开就行。”

 

很长时间没有使用过“阿姨”这个称谓了,今天叫起来感觉格外开心。

 

边陲日记---遇到老班长

1982年11月,二营新兵连新兵三班全体新兵与班长杨仁瑞一起合影。


班长问:“你想吃点啥?咱现在也挣工资了,一个月连奖金带工资加起来,怎么也有个六十来块。说吧,你想吃啥,我请客。”

 

看着班长财大气粗的样子,我真是羡慕。在部队服役两年了,一个月的津贴十一元,虽说吃、穿、住都不花钱,可那只是填饱肚子,饿不死罢了,具体吃的好坏就没人管了,像我们中队,八个人吃一盘炒西葫芦的事情,估计在全二炮也找不出来第二个。

 

“随便吧,咱们当兵的人不讲究,有口饭吃就知足。”

 

“这样吧,中国人常讲:上车饺子下车面。要不就做北方人最爱吃的饺子吧?不过我可一点都不会,怎么做可就完全靠你指挥了。”

 

我一听要吃饺子,兴奋地说:“没问题!这很容易,咱们吃什么馅呢?”

 

“那还用说,吃肉馅的呗。部队里吃肉少,这次到我家,我给你好好补补。”

 

“得嘞!咱们就吃猪肉大葱馅儿的饺子!”

 

我和班长上街买肉馅,班长问:“你一个人吃四斤够吗?”

 

“绝对够了。”

 

班长让店铺掌柜子称了五斤肉馅,又买了一些葱、姜、蒜等。

 

“下面可就看你的了。”

 

“没问题,您就擎好吧!”

 

回到家中,我问杨妈妈:“阿姨,您家里有没有大一点儿的盆?我们要和馅。”

 

杨妈妈看着我们手里的一大堆肉馅,惊叹道:“哎呀,哪儿吃得了那么多肉啊?有一半就差不多了。”

 

班长说:“妈,没事,这小子可能吃啦,剩不下。”

 

杨妈妈说:“哦,我给忘了,你们部队上的军人饭量大,我给你去找找,看看家里有没有大盆。”

 

“阿姨,没有就算了,我们就用脸盆吧,在部队都是用洗脸盆和馅,完事洗洗就成。”

 

“哦,那也成。”


边陲日记---遇到老班长

八十年代昆明街头(网络图片)

 

包饺子最重要的环节是调馅,这个工作在家时,一般都是由我母亲来完成,如今赶鸭子上架,让我独立操作,难免有些笨手笨脚不知所措。我使劲回忆着母亲调馅的步骤,照猫画虎的总算把馅调好,闻了闻饺子馅,不知是哪里没到位,馅儿就是不如我母亲调的香,不过都是当过兵的人,吃饭也没那么讲究,能填饱肚子就行了。

 

我指挥着杨班长和杨妈妈和面擀皮,我负责最关键环节包饺子,经过手忙脚乱的一阵忙乎,饺子终于包完了,到了这时我才发现,班长家都是两个人吃饭用的小锅小碗,至于煮饺子用的钢笼锅,翻遍整个厨房也找不到,没办法,我们只好用一个小奶锅煮饺子,这可真成了耳挖勺炒芝麻,小打小闹。

 

昆明属于高原地带,海拔高气压低,做饭本身就不容易熟,现在炊具又不给力,小奶锅一次最多能煮七八个饺子,熟一锅还不够我塞牙缝的,班长也是个急脾气,他看看时间已快两点了,就对我说。

 

“你每次不能多放些饺子吗?这样煮咱们什么时候能吃上?”

 

“煮多了,饺子会破的。一会儿让阿姨先吃,等咱俩吃的时候,再多下些饺子,破就破了,反正咱们当兵的也不在乎。”

 

“好吧!”

 

不知杨妈妈是客气?还是饺子做得不够香?杨妈妈只吃几个饺子就说:“我饱了,你们吃吧。”

 

说完,杨妈妈拿起报纸进屋了。我和杨班长以最大的限度,往锅里放饺子,饺子倒是熟了,可整个成了面片炖丸子。好不容易吃一顿猪肉大葱馅饺子,结果好东西没得到好吃,真可惜这五斤肉馅了。

 

我惭愧地说:“班长,都怪我,把饺子煮得成片汤了。”

 

班长安慰我说:“不怪你,是我家的炊具不行,等你复员再经过昆明时,我一定把东西准备齐了,咱们痛痛快快的吃一顿饺子。”


边陲日记---遇到老班长

 1996年,交三桥煤店是昆明最后的蜂窝煤生产地。(网络图片)

 

吃过饭,天空掉起了雨滴,杨妈妈从屋里走出来


“瑞瑞,天要下雨了,你赶紧把我买的蜂窝煤搬进煤棚。”

 

我一听要干活,这正是我报答杨家的好机会,当兵整整两年了,竟被领导抓公差了,我还一次没给班长出过公差。

 

“班长,您家的煤在什么地方?我正好想活动活动,让我一人来就行。”


“还是咱俩一起来吧”

 

来到屋外,我学着北京运煤工人的样子,搬起两大摞蜂窝煤就往煤棚里运,不知是我吃多了,还是该着不露脸,刚走到煤棚门口了,只听“哗啦”一声,十几块蜂窝煤,瞬间就变成了煤末子。

 

“唉呦!班长,真对不起!我不知道这煤是湿的,相互一挤压就碎了。”

 

班长无奈地说:“没关系,你一次少搬点。”

 

“那这碎煤怎么办?”

 

“把它收拾起来,送回煤场还能换。”

 

听说煤末子还能换整煤,我的心里稍稍得到点儿安慰,找来一个簸箕,撅着屁股去捡摔碎的煤块,装满一簸箕后,我转身去放煤末子,谁知正赶上班长搬着煤要进煤棚,我一屁股又将班长手里的煤撞在地上,拢共就买了一百块煤,被我连摔再撞,报销了三分之一,望着一地的碎煤,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对不起!对不起!今天是瘸子的屁股邪门了,本想孝敬一下您,结果事与愿违总出错。实在是对不起!”

 

班长很客气,一个劲儿地说:“没事,没事,一会儿反正要去煤场换煤,一块儿也是去,两块儿也是去。”

 

班长越是这么说,我的心里就越不好受,我真希望班长还像在新兵连时那样,大声地冲我吼一声:“妈拉逼的!你今天是不是吃撑住了!”那样,我心里才好受些。



往期精彩:



边陲日记 | 勇猛顽强的老兵


边陲日记  |  屁大点的事


有欢乐,瞬间也能天长地久


再读《边陲》


北长街雪景


带您走进和珅府去看雪景


冬日的颐和园


红霞照在昆明湖上


边陲日记   难熬的冬天


小月河,您早!


边陲日记  |  站岗


边陲日记  |  夜闯军营的妇女


边陲日记  |  尴尬的个人问题


 

 

边陲日记---遇到老班长


亲 爱 的 朋 友


您的关注就是对老兵的最大支持!


长按二维码关注 “迟暮斋”


边陲日记---遇到老班长


作者简介:北京人,1964年出生,祖籍辽宁丹东,网名“北京老兵”。1982年10月入伍,1984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85年进入广州解放军体院学习。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分校学习新闻,1990年在央视体育部实习,参加过亚运会的转播工作。2005年起,在新浪博客上闲暇写作、摄影、随笔上百篇。2019年开始,在公众号发表文章,欢迎您关注我的公众号”迟暮斋“感觉和您的口味,就用手指点亮“在看”支持北京老兵。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樱花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