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微笑留在记忆中

标签:
文化杂谈图片情感 |
谷雨节气的那天中午,我正在室外健步走,老同学黄海涛给我发来了一个他写的美篇《忆建民二、三事》,还有另一位同学的《怀念石建民同学》。不看内容光看题目就让我出了一身冷汗,不用说啊,这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文章细读,果然不出所料,老同学、好朋友、原人大附中田径队的石建民同学离开了我们。回拨电话仔细询问得知,石建民是2017年3月被确诊肺癌晚期,随后接受靶向治疗,并顽强乐观地与病魔做斗争,终因病情恶化,于2020年10月22日仙逝。
我责怪老同学:“怎么没有通知我?”海涛说:“史密斯在弥留之际,拒绝同学去看望,他说别让大家看到我这副模样,还是把我健康时的样子留在大家的记忆中吧”
“史密斯”是石建民上学时的雅号。记得在刚刚入学的秋季运动会上,我、石建民、韩学锋、黄海涛、李勇、杨毅等同学一起角逐400米。这些人很多都是体育特长生,各种特长都有,短跑高手居多。不过真正在体校训练中长跑的只有我一人,因此我的得冠呼声最高,同时也产生一种从没有过的骄傲和轻敌,连准备活动都没有做就上了跑道。
比赛开始后,我一直处于劣势,始终处于苦苦追赶的局面,接近终点时,眼看就要超过领先的韩学锋和石建民了,结果脚下一软,大腿拉伤。比赛结果,三班的韩学锋冠军,四班的石建民亚军,四班的黄海涛季军,一班的李勇第四名,我只获得了一个第五名,简直让我无地自容。
个人项目失利后,我又在4×100米接力上再遭打击。当时我们二班和四班的实力大体相当,四班有百米冠军石建民,二班有百米亚军杨毅,他俩的成绩就在毫厘之间,谁赢谁输就看临场发挥。
我们班的第一棒是蒋春生,他的速度快,反应灵敏,四班的第一棒是刘金辉,他是校篮球队的成员,速度不如蒋春生好。比赛开始后,我们班遥遥领先。
第二棒我们班是李阳,四班是蒋丰源,他们两个速度大体相当,我们班还继续保持着领先的优势。接下来的第三棒就是我和黄海涛的较量,如果能顺利把棒交给杨毅,冠军非我们班莫属。
结果万万没想到,就在我这棒,四班的黄海涛来了一个弯道超车,把我们即将到手的冠军完全颠覆。四班的第四棒就是石建民,他本身就是当年的百米冠军,因此毫无悬念地将冠军头衔戴在了四班头上。
就在这届运动会上,石建民获得了100米冠军,400米亚军,4×100米冠军,为四班争夺了不少荣誉。也许是他的表现太抢眼,或许是墨西哥奥运会上的美国短跑名将托米.史密斯给大家的印象太深,要不就是“石”和“史”有谐音,总之,不知道是哪位同学这么有创意,当即给石建民起了一个“史密斯”的雅号,从此这名字就一直叫到现在。
没能见上“史密斯”最后一面是我最大的遗憾。回到办公室,打开尘封的相册,望着老同学在聚会时的照片,我怎么也不敢相信,一位生活起居非常有规律,而且不抽烟、不喝酒、身体各项指标都很健康的人,怎么说不在就不在了......
亲 爱 的 朋 友
您的关注就是对老兵的最大支持!
长按二维码关注
作者简介:北京人,1964年出生,祖籍辽宁丹东,网名“北京老兵”。1982年10月入伍,1984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85年进入广州解放军体院学习,同年复员。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分校学习新闻,1990年在央视体育部实习,参加过亚运会的转播工作。2005年起,在新浪博客上闲暇写作、摄影、随笔上百篇。2019年开始,在公众号发表文章,欢迎您关注我的公众号”迟暮斋“,感觉和您的口味,就用手指点亮“在看”支持北京老兵。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