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日记---有了盼头

电传打字总算有点儿入门,不过付出的代价还真不小,十个指头除大拇哥和小拇指没有磨出泡,其他几个手指都有不同程度的血泡,练一会儿就钻心的疼,让人没有一点兴趣热情。
周日,轮训队有车去开远,这是千载难逢的好事,周日外出既不耽误学习,街上的人又多又热闹,各班学员都在踊跃报名外出。按照队里规定,每班只允许两名学员外出,我第一次行使了当班长以来的特权,不仅批准了李伟和辛文思,同时还给自己和副班长靳江批了假,加在一起,我们班一共去了四个人。
到了开远,又看到熟悉的城市生活很兴奋,尽管这座城市不大,可对长期生活在军营里的人来说非常知足。我首先要找的地方就是开远市体委,想找个明白人问问,这里元旦有没有越野比赛?在北京,元旦那天,各区县都要举行新年越野赛,前20名选手还要代表本区县去参加“北京市春节环城赛跑”,几乎每年的元旦和春节,我都去参加越野比赛,这几乎都成为我的惯例。
开远市的田径场上正在举行足球比赛,周围的观众很多,不时的传出一阵阵叫好声,这是我熟悉的环境,我迫不及待的跑过去,迅速融入了这个久违的观众队伍。
足球我踢的不好,但双方队员的实力强弱还是能看明白。看阵势,场上的比赛已接近尾声,有一方队员求胜心切动作过大,踢倒了另一方队员,裁判员尽管已鸣哨,但双方队员还是推搡在一起,场面十分混乱。
正在这时,跑过来一位身穿蓝色中山装的大个子,他来到人群之中,分开互相推搡的双方队员“喂!喂!你们这是乍么事儿?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嘛,就是天塌下来还有裁判呢,你们这样推推搡搡的算怎么档子事!?你们双方给我听好了,如果再要是发生这种混乱场面,我就取消你们双方的比赛资格!”
这是一个久违的家乡口音,这个声音让我听了特别亲切,也特别渴望。您想啊,能在遥远的云南,这么偏僻的小城市里,听到一个地地道道纯正的北京腔,这让我太兴奋了!最关键,他还是我一直想找的开远市体委的人,正好可以向他打听一下,开远元旦是否有越野比赛?
他的声音就像是磁铁一样吸引着我,我目不转睛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虚怕他从我眼前消失。比赛对我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我慢慢的向这个体委干部靠近,打算寻找时机与他搭讪。
就在我正要开口的时候,机关大楼方向有位女同志在喊:“老陈!老陈!你的电话噶。”“我来了”那人答应了一声就朝大楼走去。
真不走运,我犹豫了一下,打算放弃。但又一想,觉得今天是天赐良机,如果这时杵窝子,机会是永远都不会再有了。想到这,我大着胆子紧追几步:“您好同志,劳驾您等一下。”
那人已经走上了楼梯,他回过头来,看是一位当兵的在他身后,就迟疑地问:“你是在叫我吗?”我很不好意思的凑过去:“您好!您是北京的吧?”“是啊,你有什么事吗?”他这么一问倒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没,没什么事。哦,我也是北京的,在二炮当兵,能在云南听到一个北京口音很亲切,想和您聊聊天,顺便打听一下,开远市每年元旦或春节有没有环城赛跑?在北京这项赛事很隆重,每年还上新闻呢。”
我啰里啰嗦的讲了一大堆,体委的同志总算是听明白了我的来意,他告诉我:“开远市每年元旦都有越野比赛,只不过这个城市小,这里每年举行的是穿城比赛,距离也就是三四千米,不过现在还不到报名时间,等过段时间你再来打听就差不多了。”
“那太棒了!我从小就在体院体校训练中长跑,最好成绩是一九八一年北京市中学生1500米和800米亚军,来部队是想报考解放军体院……”北京老乡将信将疑的听着我的介绍,他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来云南开远工作的经历,都是搞体育的,彼此沟通起来非常容易。
正聊着,刚才招呼他的那位女同志走下楼来,大概是告诉他,要给什么地方回电话。她看我们俩人聊得正欢,就问体委干部:“陈主任,这是你家亲戚嘎?”
“不是,刚刚认识的一位北京老乡。”那位女同志用眼睛使劲盯着我看,嘴里喃喃地讲:“小力当年就是他这个岁数走的。”体委干部赶紧过去安慰她说:“你不要再想那些伤心的事了,你先回去,我马上就到。”
送走了那位女同志,体委干部说:“他丈夫就是十四军的领导,他的儿子在79年对越作战中被炮弹炸死了,牺牲时就是你这个年纪,他和你长得很像,因此她看到你就想起了她死去的儿子。”
“哦,好像《国防战士报》报道过此事,原来她就是那位烈士的母亲啊!”“唉!战斗都打完,部队正在开庆功会,一颗迫击炮弹打过来,正落在他的身边……别提了,倒霉死了!”陈主任给我讲述着烈士牺牲经过,让我也为这位烈士的牺牲感到非常惋惜。
得到了确切的比赛信息,我就像在大海中看到了彼岸一样兴奋,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回到了卧龙谷后,我换上一身运动服,打今儿起,我要开始恢复跑步训练,先把身体调整好,然后再想办法和连队请假。
按计划,我们的电传学习12月27日结束,而开远的比赛是元旦那天举行,我如果去参加,就要向连队请假四到五天时间,连队能批准吗?带着一种不确定因素,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训练。
卧龙谷的傍晚,一点儿都不适合跑步训练,这里的蚊子和小咬太多,一团一团盘旋在半空中,人跑过去它们就会踪过来,围着你身边转,有时还能吸到嘴里,卡到嗓子眼儿上,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就会停下来咳嗽,因此很容易打乱呼吸节奏。
为了躲避公路上的蚊子,我选择往山上跑,反正一切就是为了恢复训练,哪里对我有吸引力就往哪里跑。听说老燕子村方向,山上有一个“无底洞”,平时总是听五中队和三中队的人讲,那里有多么神秘,可就是没见过,今天正好可以去看看。
山路上坑坑洼洼,不是碎石头就是大小不一的土坑,汽车行驶在这里就像是蜗牛一样爬行,起初我是跟着汽车跑,后来汽车越来越吃力,结果我把汽车落在了身后,想起来真是觉得好笑,在云南这块土地上,什么奇怪的事情都能发生。
爬上一个小山坡,远远的就能看到半山腰有一个大黑窟窿,形状就像是一颗导弹钻进去了一样,洞口圆圆的,周围是直上直下的悬崖峭壁。这就是传说中的“无底洞”,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无底洞”的全貌越发震撼。
老燕子村天坑的直径足足有50米宽,深不见底,扔一块石头下去,等上半天也听不到动静,这更让人望而生畏,胆战心惊。这样险峻的天坑峭壁,我还是头一次近距离接触,这神奇的自然景观,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断定是陨石,也许是多少万年前,天外飞来的一块陨石撞击到了这里,形成了这样一个奇妙的景观,如果能下去看看该多有意思。
由于天坑周边的地形复杂,我一个人来到这里不敢贸然乱走。云南的地形特点是望山跑死马,在新兵连时,我和王利群上山探险就是一个例证。很多景物看着就在眼前,等走过去就回不来。自从那次体验了云南的大山以后,我就对探险再也没有尝试过,满足一下好奇心就够了,只要来过了,回去就有吹牛的资本。很遗憾手中没有相机,如果能把看到的自然奇观照下来,寄回北京该多好。
好奇心得到满足后,回去的路上速度慢了很多,公路上前后左右都看不到一个人,就连过路的卡车都没有,只有我像神经病一样在乱石岗子上慢跑着。
亲 爱 的 朋 友
您的关注就是对老兵的最大支持!
长按二维码关注
感觉和您的口味,就用手指点亮“在看”支持老兵。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