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边陲日记---特级电报

(2020-11-30 15:24:11)

边陲日记---特级电报

▲ 图为808团无线连曹卫新台长正在值班当中。


    四角田的生活的确赶不上沙坡,首先吃水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平时的饮用水,都是通过竹子制成的导流槽,把水渠里的溪水,引到山坡上部队修建的蓄水池中,然后通过落差向连队供水。一旦遇到大雨,导流槽被冲毁,连队就要靠人去稻田里挑水过日子。

 

    卫生所李反修医生在给我们讲卫生常识时说:“我们的饮用水是相对的卫生,实际上也就是眼不见为净。大家可以到我们的水渠上游看一看,离我们的水渠不远,就是一个小水潭,老百姓的水牛天天在那里泡澡,大如锅盖似的牛粪,水渠里经常可以看得见。因此,这样的卫生状况,我们一定不能喝生水,做饭炒菜,能多咕嘟一会儿,就咕嘟一会儿,一定要做到高温消毒。”

 

    眼下四角田的天气正直雨季,山洪毫不留情地把水渠冲的片甲不留。黄乎乎的洪水,从山上各种杂物滚滚而下,咆哮着穿过无线连的球场,流向海拔更低的山谷。

 

    这个季节的饮用水,也说不清楚是从什么地方流过来的?唉!喝吧,四角田的生活条件就是这样,反正有水就比没水强,既然大家都是这样生活,我也入乡随俗吧。

 

    用黄乎乎的稻田水刷牙,不刷还好,刷完牙后,到觉得嘴里牙碜的很,吃什么都不香。脸有一阵子没有正经洗过了,具体有多脏我也不知道,反正营区里都是清一色的秃小子,谁也不会注意这些。

 

    回到了四角田,除了生活艰苦以外,这里也有让我们欣慰的地方。在二团老连队,早上没有出操的习惯,一觉睡到吃饭的哨声响起,大家才会懒洋洋地从床上起来。吃过早饭后,自己愿意练习发报就练习一会儿,不愿练习,坐在屋里侃大山也没人管你。

 

    午饭过后,就到了午休时间,这是一天当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们一觉睡到下午三点也不会有人打扰你,连晚上睡觉都没有这么幸福,夜里起床站岗,是最让人心烦的差事。山里面的环境特别适合疗养,气候凉爽,空气新鲜,景色宜人,安静舒适,如果能把吃水问题彻底解决,再建上一个洗澡堂,这里真可以成为部队的“疗养院”。

 

    这些天,坑道是我唯一最愿意去的地方,一是好奇,二是在坑道里面可以看一看老兵是如何上机值班的,说不定哪一天,我也会坐在这里值班,万一业务不精,给连队捅个娄子就瞎了。

 

    坑道建在山沟的最隐蔽处,周围树木枝繁叶茂,从外面根本看不见坑道口。坑道的大门是用厚厚的水泥制成,据说是用来防辐射的。走进坑道入口,最外面一间屋子是电源班,听老兵介绍:“如果有了战争,坑道能否正常运转,一切都要指望着电源班的供电。”


边陲日记---特级电报

  图为802团无线连河北战友许殿强正在保养发信机。

 

    常年在坑道里值班的单位,主要有通信连的载波站、总机班,再有就是我们无线连的电台值班室。坑道里的机房面积有大有小,我们电台值班室的空间不大,里面放着一台发信机、一台收信机和一张桌子。可能是在坑道里面憋得时间太久的原因,每当坑道里有人进来,值班的老兵都会主动过来和你搭讪,东拉西扯,一会儿就成了老朋友。

 

    顺着坑道一直往里走,最里面的房间是一个很大的作战指挥室,也就是如果有了战争,这里就是802团指挥部的所在地,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作战指挥室才可以使用,平时这里大门紧闭。由于机房长期没人光顾,也没人打扫,屋子里落满了灰尘,一台红色坐机电话,十分显眼地摆在屋子中央。

 

    总机班的北京兵陈子洵告诉我:“这台红机电话,是打起仗来直接与北京联系的电话,他要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保证畅通,绝对不能耽误。”

 

    坑道中还有许多应急设施,像发电机房、通风站、蓄水池、弹药库等,大多都已经变得老气横秋。不知是哪个王八蛋这么缺德!竟然在蓄水池中拉了一泡屎,时间久了,大便的表面已经长出了白毛,真是缺了八辈的德了!要是有了紧急情况,我们都会成为被污染水源的受害者,蓄水池不仅没有起到应急作用,反而会成为敌人的帮凶。

 

    坐在电台值班室里,看着老兵熟练地与对方联络,不紧不慢的抄着电报,一种无名的欲望在我心里油然而升。利用抄报间隙,我向老兵申请,自己也想试一试。老兵给我撕下来几张抄报纸,又从抽屉里找出一支铅笔说:“你抄吧,我给你看着。”

 

    我不好意思地说:“那哪儿成啊!一会儿别再耽误事。”老兵说:“没关系,这是练习报,就是互相练着玩的。”我一听是练习报,紧张的神经有所缓解。我问老兵:“我们这是在跟什么地方联络?”老兵说:“总站”

 

    “是北京通信总站吗?老兵回答:“对!”“啊!那不就是人民大学院内的那个地下工程吗?我家就住在那里,能和他们联络,我简直就跟回家一样。”正说着,对方的信号又给了过来。老兵说:“你来吧。”我坐定桌前,一板一眼地开始抄报。

 

    对方的发报很流利,间隔大小很老练,一听就是一个老手在上机。当然,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也不是吃醋的。对于这种速度还算是小菜一碟,不习惯的是他的发报手法。听惯了自动发报机发报的我们,乍一上机,从报调到间隔都会感到别扭,好在适应一会儿也就正常了。

 

    老兵在一旁看了一会儿我抄报,满意地到一边抽烟去了。时间过得很快,正当我和对方报务员兴致勃勃的联络着,收信机里突然传来“嗒嘀嘀嗒,嗒嘀嘀嗒,嗒嘀嘀嗒。”的急促呼叫声。我对这声音既觉得陌生,又感到熟悉,我隐隐约约的记得,这个呼叫好像是一个紧急信号。

 

    就在我发愣的一刹那,值班老兵“腾”地从门口撞了进来,他急促地喊了一声:“特级电报!快!帮着一起抄。”我被老兵突如其来的举动下了一跳,不难看出,这份电报的分量有多重。

 

    根据通信兵守则上规定:“警报信号,要在三分钟之内,通知到作训股、军务股和机要股;无线电信号,要在五分钟之内,通知到作训股、军务股和通信股;特级电报,要在十分钟之内,送达到作训股、军务股和通信股。”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这就是严重失职,重则枪毙,轻则处分。幸好今天不是我们新兵值班,否则,遇到这种紧急情况,非给我们吓出尿不可。

 

    通信信号好像是故意和我们找别扭,刚才还是信号稳稳的收信机,现而今却变得嘶嘶啦啦十分不清楚。

 

    值班老兵是一位刚从武汉指挥学院教导队轮训回来的干部。他叫张路通,是1978年入伍的河北雄县兵。由于他在炊事班的表现不错,因此受到连长和指导员的肯定。1982年,他被连里推荐到武汉学院教导队学习,从此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边陲日记---特级电报

 图为808团无线连浙江丽水战友诸葛云

 

    电报抄收结束,接着就要用摩托车将电报送到团部的机要股。张路通对我说:“小李,想不想去团部?”还没等我回答,他就自问自答地说:“走吧!跟我去玩一趟吧!”

 

    三轮摩托在黑夜中急速地飞驰,几次都差点将我颠出车外,若不是我抓得紧,恐怕现在已经是掉在了山谷里。直到这一刻,我才真正感到,今晚这个车瘾不是好玩的,深更半夜,车子开得这么快,万一发生了事故,连队给我的定性是什么?估计确切的字眼儿应该是“不假外出”,说不定,还会再加上两个字“活该!”。

 

    我越想越觉得后怕,越想越觉得后悔,到了这会儿,说什么也没用了,索性,我把头往下一扎,爱咋地咋地吧!。


边陲日记---特级电报


亲 爱 的 朋 友


您的关注就是对老兵的最大支持!


长按二维码关注 “迟暮斋”


边陲日记---特级电报


感觉和您的口味,就用手指点亮“在看”支持老兵。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冬日的成贤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