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边陲日记---温泉澡

(2020-09-09 09:48:52)

边陲日记---温泉澡

  2006年笔者回到沙坡,拍摄部队温泉洗澡堂旧址。 


吃过早饭,我们坐上了连里运木料的大卡车,郭台长是这次带车领导,负责把我们送到曲江。

 

木料是干部们以物物交换的形式,从老百姓手中收来,一双胶鞋或两顶军帽,就可以换来一根两米来长、二十公分见方的枕木。有了这样廉价的木材,有家属随军的干部们,全都大量收购木材,用于打造自己的安乐窝。

 

卡车出了四角田,一路向建水方向驶去。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建水造纸厂。这里是五十三基地的军工企业,部队里的很多随军家属都在这里上班。卡车在家属院里转来转去,最后在一户小院门口前停住了脚步。

 

郭台长走出驾驶室,回身冲我们喊:“伙计们,把木头卸下来!”“来!卸木头。”钟声很老练地站在车上指挥着大家搬木头,自己却丝毫力气没出,看来他这个班长已经开始行使职权了。

 

此次外出学习,连长任命钟声为十名学员中的班长,我为副班长。钟声是82年兵,让他负责管理学员理所应当。可我是一名新兵,领导这么信任我,让我始料不及。


看来,连里对我的印象还不错,我一定要拿出勇气来把报务学好。听到招呼后,我第一个跳下卡车,带头去扛木头。

 

卸完了半车木头,卡车继续向北开。行驶了两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808团所在地曲江镇沙坡。


边陲日记---温泉澡

   2006年拍摄温水塘村全貌

 

这是一片丘陵地带,八团无线连驻扎在一片松林当中,往上走是八团团部驻地,往下走是一座水库,里面全是些黄泥汤子。沙坡的海拔高度比二团低很多,这里几乎就是盛夏季节,房间中还要支蚊帐。听说,当地的蚊子和小咬很疯狂,隔着裤子都能咬人。因此,不挂蚊帐根本睡不了觉。

 

迎接我们的是一位操着河北口音的领导,郭台长称呼他为刘教员。他瘦瘦的脸颊,鼻梁儿上架着一副黑边秀郎镜,看上去很有风度,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八团参谋长在迎接我们。

 

刘教员管理很严格,他要求我们必须把被子叠成豆腐块,蚊帐不用时,要像白纸一样贴在墙上不能起褶。八团无线连的环境和设施,确实比四角田强百倍。部队建设也很规范,给人的感觉,这里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正规连队。

 

房间行李安排妥当,有一位山东口音的老兵,过来自我介绍道:“我叫许兆权,是咱们报训队队长。大家一路辛苦了!各位先抓紧时间收拾,十分钟后,听哨声集合,带上毛巾肥皂和换洗的衣服,我带你们去洗个温泉澡,讲讲个人卫生。”

 

早就听说八团的温泉特有名,没想到来到八团的头一天,我们就可以享受大自然回馈给人类福利。

 

滚烫的温泉水是从一个小山包里流出,出口处水温足足有70°C~80°C。许兆泉说:“部队和当地村民杀鸡宰鹅,就把鸡鸭赶到河边,杀完后,就直接用温泉水煺毛,可方便了。”

 

洗澡堂盖在离温泉很近的地方,部队在温泉旁盖了一个蓄水池,将滚烫的温泉水储存到蓄水池中,对上凉水,就可以供全团官兵使用了。这样的天然温泉,可真是为部队节省了不小的开支。

 

温泉水热气腾腾很清澈,一年四季哗哗的流淌,水里面散发着一股煺鸡毛的味道,队长许兆泉说:“这是硫磺的气味,常在这种温泉中洗澡,对皮肤非常好,能治皮肤病,八团的人从来不得脚气,没有股癣。”


边陲日记---温泉澡

   部队搬走后,温泉被商人改造成大型综合洗浴中心。

 

八团当兵的洗澡不知是不懂事,还是不懂得公共道德。这些人穿着凉鞋就下到池子里泡澡,使本来很清澈的热水,一下就变成了浑浊的洗鞋水。

 

起初,我还很正义地站出来,制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并且以身作则将凉鞋整齐地放在池子外面。随着洗澡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是如此这般下水洗澡,气得我索性不泡了,真是一些不可理喻的人,太没有公共道德了。

 

我站起身走出热水池,谁知,我的一双新凉鞋却不见了踪影。我急忙四处寻找,可是部队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凉鞋上也没有写着我的名字,穿在谁脚上就是谁的。转悠了一圈,我只能自认倒霉。

 

操他大爷的!这头一天来八团洗温泉,就让八团的兵给我上了一课。要知道,这可是我的一双新凉鞋啊!第一次穿出来洗澡,还不到一袋烟的工夫,就消失在人群当中。

 

看来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太教条了,还是像蒋国富说的那样:“走到哪儿说到哪儿,一码说一码。”今天的洗澡,自当我买了一张昂贵的门票,今后,还是入乡随俗吧。

 

赤着双脚走回无线连,刘教员明知故问地笑着问:“大个子!你是洗澡去了?还是下河摸鱼去了?怎么一下变成赤脚大仙了?”我沮丧地说:“哎!真没想到,咱们还没开课,这八团的兵就先给我上了一课,这808的‘阶级斗争’也太残酷了。”


边陲日记---温泉澡

   1982年的刘同社教员,当年在昆明拍一张彩照需要4元钱,这对一个月10元津贴费的我们来说,连想都不敢想。

 

刘教员说:“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你的衣服没丢就算万幸。一般在这里洗澡,最容易丢的是衣服和裤子。洗澡时,一定要两个人去,一个洗澡,另一个看管衣物,一个人洗完再轮换,这样就没事了,看不住衣服就得光着屁股回来。”

 

自打这儿以后,我再去洗澡,一点儿都不敢马虎了,每次除了穿着拖鞋跳到池子里去泡澡,还要和别人换着看管一下自己的衣服,实在没人看管的情况下,就放到自己能够看得到的地方,总之,就差穿着衣服下水洗澡了。

 

尽管我入乡随俗是被逼无奈,可这样洗起澡来真别扭。谁能保证自己的鞋底没沾着脏东西,谁又能保证自己的鞋从来没有踩过粪便。在云南农村里生活,踩到粪便那是太正常不过的事,如果采不到粪便,那才是新鲜事呢。

 

越想越觉得这样的洗澡太不卫生,后来,我索性每次洗澡就冲冲淋浴算了。

 

哎!人啊,永远都没有顺心的时候。在二团恶劣的环境里生活,当兵的一年洗不了两次澡,烧一池子水大家来回的泡,水是脏的,人是快乐的,好在大家都懂得珍惜。

 

如今热水富裕了,环境也好了,可人的素质跟不上,干干净净的一池清水,转眼就成了刷鞋的污水,甚至水中还混杂着死去的软体动物,以及厕所的粪便,真是可惜了这温泉了。


边陲日记---温泉澡

 


亲 爱 的 朋 友


您的关注就是对老兵的最大支持!


长按二维码关注 “迟暮斋



边陲日记---温泉澡

 

用您尊贵的手指支持北京老兵。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