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 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教皇国
标签: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广场教皇游客 |
分类: 老兵摄影 |
【1】梵蒂冈的圣彼得广场.
【2】每天来梵蒂冈参观和做弥撒的人很多。
【3】梵蒂冈的艺术杰作,主要集中在圣彼得广场、圣彼得教堂、梵蒂冈博物馆和西斯廷小教堂。圣彼得广场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花去11年时间建成的杰作。
【4】前来参加活动的波兰学生。

【5】走进了大圆柱子,您就算又去了另一个国家。

【6】广场呈椭圆形,长340米,宽240 米,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铺砌而成,两侧由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造型和谐,气势恢宏。

【7】前来参加活动的波兰学生。

【8】圣伯多禄广场前。

【9】每遇周日,圣伯多禄广场天主教徒聚集,中午12点,随着教堂钟声响起,教宗在圣伯多禄大殿楼顶正中窗口出现,向教徒们发表演说。

【10】柱廊共有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条走廊。

【11】排队进入教堂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据说今天这里有活动,因此限量进入。
【12】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插云霄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造型。

【13】朝向广场的每根石柱顶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雕像,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殉道者,其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14】保卫梵蒂冈的士兵来自瑞士侍卫队。

【15】我背后就是圣彼得广场。
【16】进入圣彼得教堂后,导游向我们介绍了这座圣门,听说圣门一般不开,只有在每隔25年的圣诞之夜才开一次,由教皇亲自来开启。

【17】青铜大门上的浮雕。

【18】青铜大门上的浮雕,每个浮雕后面都有典故,只是东西太多实在记不住。
【19】这是圣门的另一面,已经完全用转头砌死。

【20】这是米开朗基罗唯一一个留下名字的雕刻作品,名字叫《圣母怜子》,又叫《圣殇》。也是博物馆内唯一用玻璃保护起来的文物。

【21】圣彼得教堂内的文物很多,如果听讲解就没时间拍照,要拍照就听不了讲解,因此很多文物我真的叫不出名字。

【22】只知道,这些都是艺术大师的作品,具体是谁的就不清楚了。

【23】总之,进了教堂后,您会感到无比震撼。

【24】这是教堂的中心地带。

【25】位于大堂正中主祭坛的青铜华盖,是贝尔尼尼的作品。由于位于教堂正殿的中央,它永远吸引无数游人的注目。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著朝圣者举行弥撒。

【26】圣彼得教堂的屋顶。

【27】很遗憾,这是哪位主教没有记住。

【28】参加弥撒活动的波兰学生。

【29】教堂内的类似油画一样的作品,其实是用很小的、带颜色的石头拼成。

【30】壁画栩栩如生,历经千年而不褪色。

【31】这是长眠在这里的天主教皇。

【32】教堂内巨幅壁画。

【33】栩栩如生的雕刻作品

【34】历届天主教皇的在位时间和名字。

【35】现任天主教皇的石雕。

【36】大殿

【37】正在参观着,从大门处传来了非常动听的圣歌声,这歌声在教堂内显得非常震撼,老兵赶忙跑过记录下了这珍贵时刻。

【38】能赶上大主教为教民做弥撒实乃不易,让人感受到了天主教音乐旋律的自然,优美纯朴,而且庄严肃穆。

【39】弥撒开始后,教堂内又传来一个女子用美声嗓子在唱,声音传遍教堂每一个角落。

【40】大堂正中主祭坛的青铜华盖。
【41】教堂内不允许戴帽子、穿短裤、穿超短裙等,可是感觉除了帽子没人带以外,短裤随处可见。

【42】在庄严的教堂内留张影

【43】圣彼得教堂的屋顶。

【44】教堂内到处都是精美的艺术作品。

【45】首位着教堂的瑞士卫队。

【46】教堂周围284根圆柱,更加衬托出圣彼得教堂的神圣和威严。

【47】在这里出国就像是逛公园,走出柱廊就算走出了梵蒂冈。

【48】梵蒂冈周边教士很多。

【49】教士们的一身黑衣服显得很庄重。

【50】在欧洲,到处都有这样的长流水可以饮用。

【51】不用花钱就能喝到水。

【52】这对来此旅游的人更是方便,要知道在欧洲一瓶矿泉水就折合人民币几十块钱,背着一大瓶水和相机在外跑一天真的不方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