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战友单人独骑回连队

标签:
重庆战友驾驶摩托车四角田老连队无线连通信连二炮 |
【1】李强,81年重庆战友,现在重庆建设摩托车厂工作,2010年10月,他单人独骑从重庆驾驶摩托车,经过三天多的骑行,终于来到阔别29年的第二故乡建水。图为李强战友的爱车“望江GN250”,他称它为“豹子”。照片上的地点,是我们所有建水兵都非常熟悉的古建筑---建水钟楼,如今它已变得更加雄伟壮观。
【2】这是1981年,在原802团无线连服役的两位重庆籍战友,右边那个就是李强,左边是蒋国富(现工作在南京)。
【5】来到四角田无线连路口,远处的房子就是当年无线连营区。
【6】这是当年无线连照片,路旁的桉树都是我们亲手栽种,如今已荡然无存。
【7】顺着简易公路往山里去就是通信连营区,我的好朋友、同班同学,与我同年同日出生的刘小川就在通信连当兵,当年我们俩人相见要走半个多小时,这就算是非常幸福的事了,很多时候,当兵三年都没有见过面,我们学校的刘卫东在一营当兵,我们就整整三年没见面。
【8】过去这里到处都是原始森林,如今只剩下了灌木丛。
【9】万幸的是,村口的大榕树还在,这是我们连最亲切的标志物,外出归来,看到它就意味着回到了营区。
【10】依然健在的还有无线连的食堂。
【11】当年在炊事班帮厨的李强。
【12】站在山坡俯瞰无线连。
【13】当年的连部,这里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新兵下老连队时,连长和指导员就在左边的会议室迎接的我们,雨天站岗执勤、节假日看电视、晚点名等等......总之,这里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14】1981年,李强站在气象台的山坡上留影。
【15】这排房子是修理所,山坡上原本还有两排房子和一块菜地,但现在看不到了。
【16】山上的原始森林已完全不见,不变的是老百姓的梯田。
【17】每年的山火,以及无序的砍伐,使远处的大山变成了秃山。
【18】山虽然还是绿色,但已经没有了参天的大树。
【19】尽管是靠天吃饭,但在这里生存条件还算是不错,基本上算是风调雨顺。
【20】从照片上看,这里已经有了现代灌溉技术,只是不知道地上的铁管子,是人畜饮用水?还是灌溉用水?当年我们和百姓一样,都是饮用路边水渠里的水,不烧开了,绝对不敢饮用!因为百姓的水牛也在渠里洗澡。
【21】原通信连营区现在已找不到痕迹。
【22】过去这条沟里驻扎着一个架线排,记得还有一个破旧的房子,过年过节让战士们洗澡用,由于多年无人到访,杂草已长满了山沟。
【23】这几排房子过去是什么单位居住记不住了。
【24】四角田村现在的变化很大,过去都是泥土房子,而现在也有了红砖房。
【25】当年我们步行外出,就是顺着山梁或是山谷外出,战友相见,一般都需要2-3小时的路程。
【26】营区外面的村庄。
【27】房子越盖越多四角田村。
【28】周围的山景不算很美。
【29】四角田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