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磁器口的民间传统手工艺

(2010-12-11 09:27:09)
标签:

陈麻花

陈昌银

磁器口古镇

鸡毛毽

传统手工艺

重庆

杂谈

分类: 旅游杂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磁器口古镇一绝“陈麻花老店”,每次来这里都能看到长长的排队大军,出于好奇,我也花上三十分钟排队时间买了几大包麻花,别说,味道还真不错。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是陈麻花,其他的几家店铺就很少有人光顾,尤其是旁边的“陈昌银麻花”,两家一墙之隔,“陈麻花”人满为患,“陈昌银”则寥寥无几。

     磁器口古镇始建于宋代,面积1.18平方公里,历经千年变迁而保存至今的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道,距繁华的重庆市区仅3公里。

    知道磁器口这个地方还是通过小说《红岩》这本书,当时重庆地下党利用磁器口的一个旧书店作为联络站,经常与来这里买菜的监狱地下党的“疯老头”华子良取得联系,通过情报,地下党成功地营救了一批革命者,为重庆的解放做出了贡献。

    如今磁器口古镇已成为重庆市的一张名信片,它不仅传承着历史,更主要的是还保留着大量民间传统手工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鸡毛毽也是这里的特产,经常看到有些老婆婆站在当街卖鸡毛毽,2元一个,货真价实,本人很喜欢踢毽,只是这东西非常不好携带,我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卖鸡毛毽的老婆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当街制作姜糖。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正宗的麻辣烫。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6】色香味俱全,看着就有食欲。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7】推销葫芦丝的小姑娘。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8】北方的糖葫芦在这里变得五彩缤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9】羊肉串在哪儿都受欢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0】手工糍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1】吃过糍粑,但没有见过制作糍粑,这种食品在云贵川很常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2】这是在做什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3】原来是在制作“功夫酥”,亲眼看着加工,吃起来就更有味道。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4】古镇酸梅汤。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5】很地道的传统工艺,由于老兵有高血糖在身,因此没能亲口尝尝。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6】现场制作玻璃小礼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7】这个叫“肥肠粉”,需要用拳头将淀粉从漏勺里打出来后立即下锅煮,这可是真正的“肥肠酸辣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8】米花酥在各地都很常见,但这里的米花酥是现场制作,而且是传统手工制作。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9】这是最见功夫的“龙须酥”,先将活好的面捏成团,攥成条,连成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剩下就是在豆面里不停的拉来拉去,就像是拉面一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1】这是最后的样子,根根都如头发丝一样细,爱吃不爱吃是一回事,就看这功夫就够让人佩服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2】非常切入主题的“张飞牛肉”招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3】古镇不知为什么陈姓很多,到处都是“陈

麻花”“陈汤包”“陈凉粉”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叫散子,类似北京的焦圈,不宜多吃,因为它含有大量的明矾,是绝对的致癌食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