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老兵53
北京老兵53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570
  • 关注人气:7,5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明信片(二)-----天安门

(2010-11-24 09:12:57)
标签:

北京

天安门城楼

望天吼

华表

隆福寺

老名片

杂谈

分类: 老照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天安门

    天安门始建于1417年(明永乐15年)时称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是皇城的正门。当年承天门远没有如今天安门这么壮丽,而只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牌楼,牌楼正中悬挂“承天之门”匾额。此楼于公元1451年毁于大火,1465年重建为城楼大殿东西宽九间、南北深五间,体现帝王之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含意。明末时又毁于兵火,直到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才大体成为今天的样式,并改名为“天安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天安门前华表顶端的兽名“望天吼”,头向南,民间称为“望君归”。而门后的华表上“望天吼”头向北,明间称之为“望君出”,均有讽刺之意。此为天安门后的一对华表。

    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是江苏吴县人蒯祥,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1417年)、皇宫前三殿、长陵(1413年)、献陵(1425年)、裕陵(1464年),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年)、隆福寺(1452年)等。明清两代凡有大典,如皇帝登基、册立皇后及皇太子等,都会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颁诏礼以诏告天下。又如皇帝登基、大婚、御驾亲征等,也从此门出入。

    清代末年,由于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外国殖民主义者的侵入,天安门遭到了蹂躏。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炮轰天安门。此后,天安门城楼上长满蒿草,荒凉破败下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天安门城楼前有外金水河流过,上有七座汉白玉石桥,名外金水桥。与桥相对称的是天安门的五个门洞,中央为御路桥专供帝后使用,两侧为皇族桥供皇亲国戚使用,在外侧为品级桥,供三品以上的官员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