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标签:
文化大足石刻宝顶山华严三圣像菩萨北京老兵 |
分类: 老兵摄影 |
【1】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总称,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其中尤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最具代表性。造像始建于唐,经五代而盛于宋,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丰碑。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此行只参观了宝顶山石刻,而我拍照的照片也只是宝顶山石刻的凤毛麟角,这里还有大量的石刻艺术没来得及欣赏,留下一些遗憾有待以后再来吧。
【2】走进宝顶山石刻,最先映入眼帘的大佛。
【3】大足石刻以它的雕刻精美而著称。
【4】这是宋代开凿的一个福字和一个寿字,工艺与现代的石刻不同,仔细看这两个字像是凸出来的阳文,实际上这是凹进去的阴文,在现场感觉更强烈。
【5】这是宋代的一个怪兽,它因地制宜,建造在石窟洞口处,镇守着石窟大门。
【6】走进29号石窟“圆觉道场”,窟内的每一处石像都是利用原来的石头雕刻而成,就连佛龛桌子都是石头的。
【7】石窟内的观音雕刻非常精细,头顶的凤冠都是镂空的。
【8】宝顶山第5号窟华严三圣像。华严三圣像高7米、肩宽2.9米、胸厚1.4米,中间的为大日如来,左右两边分立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头顶崖檐,脚踏莲台,袈裟皱褶如刀斧劈出,舒展自如,大气磅礴。
【9】石佛为整体石料开凿,菩萨手中的塔就有180cm之高,估计重量至少也有半吨左右,这么重的石料万一塌了怎么办?导游说:菩萨的袈裟巧妙的设计成一个“八”字,这样就可以起到支撑作用。
【10】这是大日如来的雕像,虽然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但他的袈裟始终保持着一种柔软的质感,有如实物一样逼真。
【11】宝顶山第11窟释迦圣迹图。此佛长3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身卧佛,膝下肢隐没于山崖里,表示佛大不可度量之意。
【12】这就是大足宝顶石刻的创刻者---赵智凤,为了纪念这位大足石刻的创始者,当地人把他的故乡更名为智凤镇。
【13】可惜这次去大足我没有带广角镜头,这是用24--70镜头拼接的一张。
【14】这是在侧面拍照的释迦圣迹图
【15】非常感谢原802通信连指导员王朝强大哥,还有他的邻居任定禄大哥,是他们为我们安排了此次行程。
【16】北京老兵与原802通信连指导员王朝强合影留念。
【17】抱歉,这个石窟我没有记住它的讲解。
【18】这个也是,我光顾拍照了,没有听清讲解。
【19】
【20】这个福字很特别,它是由“田”字,“给”字组合而成,意为:种田能给人带来福。
【21】这是一个寿字,它是由“富”字,“林”字,“佛”字组成,意为:造林致富,信佛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