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两位如日中天的战友一起合影,一位是地区的组织部长(左一金晓伟),一位是二炮某部大校(右一陈武雄),与他俩人相比,我显得很憔悴,也很颓废。
2009年11月14日,正当北京地区战友在上地国家知识产权局培训中心聚会之际,我收到了浙江丽水战友金晓伟打来的电话,他说:“我现在正在中央党校学习呢,你能有时间过来见一面吗?”一听是金晓伟,我很兴奋地告诉他:“晓伟啊!你来的真是时候!我们北京地区的战友联谊会在上地国家知识产权局培训中心刚刚开始,你赶紧赶过来参加吧?”“是吗!我确实很想过去参加,可是我们这次短训班的时间很紧,就连周六、周日都要上课,让我现在过去恐怕够呛。”“这里有很多你认识的人,有你们在军校的同学孙建华、还有我们在报训队的学员韩玉刚、还有802无线连的战友于奇等等”“这样吧,今天我就不过去了,你带我向他们问好吧,改日咱们一起坐一坐。”“没问题!我明天就去党校看你去!对了,听说你们浙江兵里,有一个叫陈武雄的也在北京,你把他叫上,我们一起坐坐。”“好的,那你先忙吧!我们过两天见。”
放下电话,我始终盼望着能与金晓伟早日见面,必定我们都已经是25年没有见面了,还有相处了八个多月的报训队学员陈武雄,听这名字我相当熟悉,但我始终对不上号,这个陈武雄到底是哪一个人?在部队里浙江兵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他们要么学习成绩好、要么业务成绩突出、再有就是喜欢体育运动,尽管我们才相处了八个多月,可是直到现在我还能叫得出很多浙江兵的名字,例如金晓伟、洪尚剑、梅建凯、项胜平、陈武雄、叶清信等。至于金晓伟来说,那就更别说了。
我和金晓伟都是1982年入伍,同年11月一起在802团的2营新兵连训练,当年我在三班,他在四班,后来又一同被选进无线连,一同去曲江的808团学习报务,一同住在建水的红庙村百姓家中进行电台实习,又一同去开远卧龙谷学习传真,一同参加部队同考,后来,我去了广州解放军体院,而他考上了二炮武汉学院,再后来,我们就是25年没有任何音讯......
金晓伟是浙江丽水人,我在《边陲》当中对他进行过介绍,假如说金晓伟不是生活在浙江,假如说他是生活在北京,那么按照1982年高考分数线,他早就应该是一名北京重点高校里的大学生了,只可惜他的分数线达到了重点高校的录取标准,而被我们国家的现行考试制度挡在了门外,就这样他落榜了,落榜后他选择了从军的道路。有句话说的好: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如今,金晓伟已经离开了部队,他在浙江丽水地区成为了一名组织部长,工作业绩显著,受到了领导重视,这次来北京学习,就是作为丽水地区干部人才储备而来。
金晓伟在报训队时期的照片
上排左一为笔者,下排右一为陈武雄。
与金晓伟相见,是在北京的一个浙江商会里,过来为他接风的都是一些在京做生意的浙江商人。晓伟对我说:“这次他来北京一是来学习;二是参加浙江商会的组织改选,每天的工作特别忙。”我惊讶的问:“一个商会能做生意赚钱不就得了,怎么还那么正规呀?”晓伟回答:“那可不!我们丽水地区在京商会是一个有组织的、很正规的商业组织,我们不仅建立了党支部,而且是两年一换届。”
正在交谈之际,房间里又进来几个军人,大家一见面都是热情拥抱,其中大部分都是晓伟当年在军校的同学,我与他们握过手以后,有一个戴眼镜文质彬彬的军人我感觉特别的眼熟,莫非他就是陈武雄?带着疑问,我走了过去。“我怎么觉得你这么眼熟,咱们好像在哪见过呀!不会你就是陈武雄?”“对呀!我就是陈武雄,你是......”“我是李杰啊!”“啊呀!变化太大了!都认不出来了!”我和武雄激动的拥抱着,互相兴奋交谈起来。
武雄还是过去的老样子,只不过现在戴上了一副眼睛,人也比过去“老练”(这是我们当年的一句玩笑话)多了,如果不是在这种场合,要是走在大街上,恐怕我们都会擦肩而过。金晓伟、陈武雄我们三人都是83年53基地报训队的学员,如今陈武雄仍然在二炮某部任职,级别已经达到了正师,看来两位浙江籍战友的潜力都不小,祝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