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2009-07-17 08:38:55)
分类: 纪实报道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来锡林格勒旅游,正赶上包大哥的战友刘海泉儿子结婚,左一为主持人,左二为刘海泉夫妇,左三为新娘新郎。

    来到锡林格勒的第三天,正赶上包大哥的战友刘海泉儿子结婚,我们被毫无准备的“卷入”了一场蒙古族的婚礼当中。众所周知,不要说结婚,就是平常蒙古族家中来个客人,那酒局就让人难一招架了,何况这是结婚娶媳妇,是蒙古族家庭的大事,不用亲自到场都可以想象的出,这个酒局会是啥样?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主持人正在为大家介绍新婚夫妇。
   既然赶上了不参加是不可能的,好在我的任务是照相,而且还要开车接送客人,估计蒙族大哥们会网开一面。带着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我和包大哥在乌日图的带领下,来到了结婚现场。
   今天也许是蒙古族的好日子,整个锡林浩特市到处都能看到婚车的影子,把一个不大的小城市装点得喜气洋洋。包大哥的战友刘海泉儿子的结婚典礼,可能算是当地最热闹的一家。别的不说,就是光他们从内蒙古各地赶来贺喜的战友就有四、五十人,最远的要算北京和呼市的战友,他们都是驾车六百多公里,跋山涉水赶来的。其实,如果是在交通发达的城市里,六百多公里的路途根本就不算什么,可是,要知道这是一个交通还不够方便的小城市,机场倒是有一个,但是大多数战友都生活在牧区和周边盟或旗,飞机、火车虽有但都不好使,只有驾车来最方便,也最辛苦。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来自全蒙各地的亲朋好友,大厅足足摆下四十多桌。
   刘海泉为儿子的婚礼准备了四十多桌丰盛的午宴,来自全蒙各地的亲戚朋友坐满了宴会大厅,黑压压的,让人感到了隆重的喜庆气氛,有些人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我,让我感到了一丝拘束。是啊,参加过无数次婚礼,这还是第一次参加素不相识人的婚礼,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自在。不过包大哥的战友很热情,他们都在尽可能的与我交流,但遗憾的是,他们都是骑兵,而且是75年的骑兵,我们的共同话题太少太少。
   锡林浩特蒙古族的婚礼与我们北京常见到的婚礼有所区别,好像这里不太注意迎亲过程,也就是说,北京这里很重视接新娘的过程,路上讲究风光一些,让街坊四邻都知道自己姑娘出嫁了,尤其是到了婚礼现场,参加结婚典礼的亲朋好友一般都会站在门口热烈迎接,这也算是婚礼的一个小高潮。可是置身于锡林浩特市的婚礼现场,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坐在屋中闲聊,没有人关心外面迎新娘、新郎的情况。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这次来锡盟让我吃惊的是,蒙古妇女比男人还能喝酒,这是刘海泉的表妹,她自己一个人和每个人喝一杯!
   听到外面鞭炮响,出于好奇,我径直跑到门口观看。门口稀稀疏疏的只有几个人在迎亲,不一会儿,从门外闯进一帮人来,领头的用足力气往里冲,刚跑到门口就被屋内的人扑倒,后面的人继续往里拼命的冲,两拨人“扭打”成一片,看的我毛孔悚然浑身哆嗦,半天也不敢举起相机上前拍照。这哪里是结婚,简直和打架一样!让我一点都看不明白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勇敢的举起相机拍了几张,大概过了几分钟的样子,大厅上的两拨人消停了,新郎抱着新娘最终闯过门口,扭打在一起的那帮人,有的提了着新娘的鞋,有的提了着新娘的红袜子,得意洋洋的站在大厅。这时,我仿佛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在抢新娘身上的鞋和袜子,没有了鞋和袜子,新郎就无法和新娘举行结婚典礼,为此,新郎一会儿肯定会不惜血本的把它赎回吧?看样子,在这一地区要想顺利的完婚,还必须花钱请一帮保镖不可,不然在这种喜庆的日子,闹洞房的人来一个狮子大开口,要上个一千、两千的,也真够新郎喝一壶的,钱损失点还好说,如果耽误了时间,娘家人再挑剔,闹的双方不满意,也会留下祸根。这种在打斗中进行的结婚场景,如果不是亲眼看见,还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迎亲的年轻人“扭打”在一起。
   婚礼上的仪式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参加蒙古族婚礼的客人,喝酒的人多,吃菜的人少,女人比男人更能喝酒,这个姨刚敬完,那个姑又来敬,紧接着还有三姐、四姐……别说我不行,就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也会被喝的五迷三道;我虽然躲过了好几杯酒,但由于我不胜酒力,最后的结果只有哇哇大吐。值得一提的是那香甜的蒙古奶茶,不知道为什么,我第一次喝就喜欢上了它,而且我感到它既能解渴又能解酒,让我这只有三、四两酒量的人,喝了它就能轻轻松松的把车开回旅馆。
   中午刚刚喝完,晚上骑兵团战友又接着喝,大家都是二十多年的老朋友,彼此多年不见,相见后一醉方休也能理解,再说,明天老战友们就要各自上路,回到自己的家乡或是工作岗位,因此,晚上的酒比白天的酒喝的更加猛烈,更加无所顾忌。看到大家喝的如此高兴,真挚的战友情打动着我,我也放开了胆子,与他们一起同醉!毕竟我们已经认识了一天,都是当过兵的人,我没有那么腼腆,天下当兵的是一家吗!这一夜,我又超出了医生给我限定的饮食量。哎!工资不高,职务不高,偏偏血糖挺高!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高也高了喝也喝了;下联是:玩也玩了乐也乐了;横批是:难得糊涂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这是新娘刚刚进门,两边人就开始了抢夺衣物。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新娘已被众人包围,仔细看脚下,新郎的袜子也被脱了下来。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众人在拼命争夺新娘新郎的衣物。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看看这阵势,和打群架有什么两样?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原内蒙古骑兵一团的老战友相聚。左二为家住森根达来的大巴特,左三为包大哥。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婚礼正式开始,第一个出场的是新郎的父亲母亲。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看新郎的父母有多高兴。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现在该轮到新人闪亮登场。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鲜花掌声彩带献给新人,祝愿他们白头到老。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新郎新娘为父母鞠躬,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在这里我发现了问题,为什台上只坐着新郎的父母,新娘的父母怎么不上来,难道这也是风俗习惯吗?如果真是这样,好像有点不尊重妇女呀!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童男童女忙乎半天,得到了一个红包。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这里面装的是什么?是巧克力吗?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新郎新娘共同点亮象征心与心相连的蜡烛。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全家人一起点亮心与心相连的蜡烛。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台上活动结束,刘海泉夫妇正要走回座位,又有人上来拦路“抢劫”,想打此路过,留下买路钱。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刘海泉的表妹在和各位战友“过招”,这已是她喝的第五满杯了!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刘海泉表妹正在与远道而来的包大哥干杯。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表妹刚走,刘海泉的二姐有过来“叫阵”。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出于礼节,能喝不能喝的都得喝!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刘海泉二姐为乌日图敬酒,乌日图是原骑兵一团的指导员,现在已退休。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这是刘海泉的亲妹妹,她的酒量也大的惊人,凡事过来敬酒的女士,大都和大家打一圈才罢休,遇到较劲的,有些甚至要干三杯!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这位战友已经喝大了,他非要和刘海泉的夫人喝一个交杯酒。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看得出来,刘海泉今天特别高兴,到底喝了多少酒,他也记不住了。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锡盟老兵联谊会的秘书长建国,与刘海泉的妹妹又喝了一满杯!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这是哪位战友我记不得了,他找到包大哥要求干一大杯,而且不容分说,先干为敬。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包大哥也有些喝大了,他感到头晕目眩。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刘海泉夫妇为包大哥敬酒。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刘海泉夫妇为乌日图敬酒。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都喝得差不多了,新郎新娘最后一个过来敬酒。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这位呼市来的战友已经快要不行了。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刘海泉的妹妹已经开始有点失态。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包大哥还在不停地干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我也没能幸免,这是喜酒,要连干三杯!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喝干喜酒,沾粘喜气!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这是从呼市过来的战友,具体叫什么名字已经记不住,他昨晚在哈斯楞家就已经喝大了。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新人敬酒老兵联谊会的秘书长建国。

赶上了蒙古族婚礼

晚饭,骑兵团战友来到锡林浩特郊外的水库聚会,这是部分战友合影。(多数是侦察连战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