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知局交通安全负责人郭春山主持会议
为期两天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交通安全干部业务培训班,于上月22日,在密云的云佛山度假村结束。本次培训班有学员63人,他们来自国知局各部门及所有下属机构。国知局领导和各部门的领导都十分重视本次培训班,党委副书记王冬峰、专利局办公室副主任张东亮、监察办公室副主任鲍炎炎、审查协作中心副主任祁德山、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赵春山以及老干部部的柳永泉副部长等司局级领导,都亲自参加了培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设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进平民百姓的家中。小轿车,这个过去只有发达国家和有权、有钱人才能享受的交通工具,如今已成为中国百姓家中,一件很普通的交通工具。人们在享受着物质文明带来的幸福巨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饱受着一些,由现代繁荣所带来的新问题。

据国务院体改司龚建宏处长介绍:“北京市拥有机动车300多万辆,私人轿车保有量近200万辆;而现在每天道路上的交通流量,远远高出400万辆。由于我国轿车增长辆太快,道路交通压力过大,再加上道路交通法规教育制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因此,造成了我国道路交通状况,成为世界上交通高风险国家。”另据,交管局宣传处郝满良警官介绍:“我国交通事故死亡率,占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的15%,机动车事故占全世界的80%,非机动车事故占全世界的10%。”

根据北京市交管局统计来的数字显示,
2004年是本市交通事故死亡最高的一年,全年共有1744人死亡;照这个数字计算,平均每天4-5个小时就会有一个人,死于各种交通事故当中。2005年和2004年相比,虽然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逐年巨增的交通违章、交通事故,一直成为本市最主要的矛盾之一。

公安大学交通管理系教授刘建军介绍:“我国交通致死率是30%,欧美发达国家是1%,甚至还有零的。造成这种状况有很多原因,其中,道路交通法规的宣传和制定,与发达国家就没法比。美国1928年就有了交通法,并在全民当中开始宣传;日本从小学生开始,就接受防火、防灾、自救等一些知识。而我们国家,2004年5月1日,才开始实施我国的第一部交通法规,很多条理,具体实施细则还在不断的摸索当中。”
北京交管局宣传处刘政处长介绍:“北京市内面积61平方公里,交通民警总人数是6000人,每天上路值勤民警2500人;靠这样单薄的警力,来维持北京市350万辆的交通流量是远远不够。要想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关键还要靠各个部门的大力宣传;只有做到人人都懂法守法,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
他还说:“死不死人在司机,死多少人在郊区。交通安全一定要以政府负责,部门监管,单位履行,逐级落实的原则,充分教育好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
几位警官列举了大量交通事故案例,仔细的给大家分析每一起事故。一张张血淋淋的照片充分说明,司机违章驾驶,酒后开车是事故的根源;正是这些隐患,才带来了千百个家庭悲剧的发生。如果广大司机心中有法,就不会有一起起车祸的频频发生。在会上,郝警官还和我局全体学员进行了互动,大家发言很踊跃。

国知局老干部部副部长柳永泉(右一)在认真记录。
最后,专利局办公室副主任张东亮,做了总结性的发言。他说:“我局目前已有私人机动车544辆(登记的数字),驾驶员1000多人,恶性交通事故也曾发生,今后要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把我局的交通安全搞好。”
局办公室副主任张东亮(左一)在总结。


北京市交管局宣传处郝满良警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