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随笔(一)
图一、超负荷运行的武汉大桥,已经在这里奉献了50年。 |
图四、当年的武汉大桥,无论是桥上还是桥下,都是“门前冷落车马希”。 |
始建于1957年的武汉长江大桥至今已"服役"半个世纪。今天,横跨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桥梁已经很多了,可在当时,新中国建立之初,横跨长江的公路铁路桥就是这么一座,而且还是在苏联专家帮助下修成。武汉长江大桥当初设计的日通行量是3万辆次,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目前的日通行量平均在9万辆次,高峰时达到9.4万辆,已呈超饱和状态。
近些年,武汉市和全国其他省市一样,城市的最大特点就是交通拥堵。过去,由江南到江北不过半个小时,现在则需要一个多小时。
巍峨耸立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
然而,在兵火频繁的千百年里,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