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我们第二次游伦敦市内,主要是泰晤士河沿岸的著名景点及城东格林威治天文台。早8点半我们又乘火车进伦敦城。
今天依然是个好天气。
我们先去参观泰晤士河北岸的圣保罗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是伦敦的宗教中心,建筑为华丽的巴洛克风格。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仅次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大教堂。17世纪末建成。教堂是文艺复兴风格,覆有巨大穹顶,高约111米,宽约74米,纵深约157米。穹顶直径达34米。这座宏伟建筑是莱恩的最优秀的作品。整体建筑设计优雅、完美,内部静谧、安详。塔顶是眺望伦敦市区的绝佳地点。这里1981年举行过戴安娜与查尔斯的婚礼大典。
大教堂处于伦敦中心区。

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是登高望远,登上教堂顶端俯瞰伦敦全景。

这是登上大教堂三分之一高的地方,还有一半的阶梯要继续攀登。
越往高攀登,阶梯越窄越陡。
我们一鼓作气攀登到大教堂顶端。

我们在大教堂顶端平台上四面环望,心情格外爽。
自拍时还真有些惊悚,幸而没有恐高症。
大教堂的穹顶金碧辉煌,气势宏伟。
据说大教堂内有与上帝耳语的长廊,连大科学家牛顿都在此感受到主的感召。
圣保罗大教堂有欧洲最大的地下室,
里面有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的坟墓,有1815年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将军的墓室,还有参加马岛战争阵亡的全体将士名字的碑刻,名字不按军阶大小排列,是按首个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以示为国捐躯者人人平等。“铁娘子”撒切尔首相的葬礼2013年也在此大教堂举行。圣保罗大教堂完全可以说是英国的精神支柱。

步出大教堂感慨良多,一个国家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英雄,就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

我们从大教堂出来坐了几站公共汽车,在伦敦桥下车,远望东面的伦敦塔桥,泰晤士河一派好风光。
然而,就在伦敦桥的栏杆下,我们依然看到了要饭的流浪汉,看来不顾人格国格的人在哪个国家都有。不要以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泰晤士河畔停泊着贝尔法斯特号战舰,它是参加过二次大战的一艘英雄战舰,曾经在1944年6月6日的若曼底登陆战中,负责对进攻若曼底海滩的英军和加拿大友军提供支援,成为首先向驻守诺曼底的德军开火的军舰之一。1945年-1947年还在护送被日军抓去的饱受磨难的中国战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该舰1963年8月24日退役。1971年10月21日,来到伦敦泰晤士河并向公众开放参观。

对岸的伦敦塔是英国一座标志性的宫殿、要塞,选址在泰晤士河。詹姆士一世(1566-1625)是将其作为宫殿居住的最后一位统治者。伦敦塔曾作为堡垒、军械库、国库、铸币厂、宫殿、天文台、避难所和监狱,特别关押上层阶级的囚犯。最后一次作为监狱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8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还登上伦敦塔桥上拍摄了照片。
接着,通过问路,我们又乘坐188路公共汽车前往格林威治天文台。

50分钟后,我们来到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山脚下。

这时已经是下午14:00了,我们先找了家中餐馆解决了肚子问题。
然后进入格林威治公园。

这里堪称肉山肉海,许多英国人在草地上裸晒。

我们爬了20分钟山,就来到世界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
这里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零度经线。
一脚踏在东半球,一脚踏在西半球,世界全在我的脚下。
从小学地理就知道的地方,今日第一次得见,竟是这么小的一个处所。

然后又买票进天文台里面参观。
只知道天文学的发展与航海事业发展密切相关。
在地球仪上找到我们亲爱的祖国。
英国曾经的海上霸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得源于其科技的发展,航海、天文事业的发达。
这么多人排长队等着在零度经线拍照,我们实在排不起队。
就在众人拍照的热点反面,找到零度经线位置意思一下。
山下的海洋博物馆正在举行婚礼。
来不及仔细参观博物馆,只是走马观花地拍了几张照片。

16:00就告别了格林威治地区,返回老友驻地。

一路问询,坐地铁,再转火车,两个多小时后回到萨顿。

英国自由行第三天结束,虽然很疲乏,但精神很愉快。关键是老友后勤保障有力,每天回到家,老友都做好了中国饭等着我们饱餐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