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下午16:00,“罗斯号”从曼德罗格起锚,沿着斯瓦尔河继续西行,夜间23:00将进入欧洲第一大湖——拉多加湖,明晨4:00将驶入游河之旅最后一条河——涅瓦河,上午8:30抵达圣彼得堡码头。

斯瓦尔河沿途风光。
途经一个市镇,可见市民们在河边游泳沐浴。

略休息片刻,18:30四层全景酒吧还有一场音乐欣赏会。

我们不甘放弃船上最后的娱乐享受,都涌到酒吧去欣赏。

聆听美妙的小提琴演奏,如痴如醉一般。

一个小时的演奏会,又欣赏了多支世界名曲。

小提琴演奏师今天格外投入。

大家不断报以热烈掌声。

演奏会结束时,小提琴师和钢琴师起身致谢。

19:30,船长举行欢送晚宴。我们吃了顿最为丰盛的俄式大餐。






同一旅游团的游客相互祝酒,共庆此次游河之旅圆满成功。

同一组合的四人当然更是频频举杯,庆贺此行收获多多。

姊妹组合又一次来到大餐厅,向游客祝酒告别。

演奏师也再此来到我们身边。从来到去,他们始终热情洋溢。

餐厅大厨特意做了俄式奶油蛋糕,端上桌送大家品尝。

船上最后的晚餐,欢呼声此起彼伏,祝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与日月同辉!

晚饭后,又去定格斯瓦尔河的日落余晖。

云光霞蔚,预示着明天即将开始的圣彼得堡旅游天气晴好。

晚上21:30,“罗斯号”全船大联欢开始,各国主持人悉数登场。

第一个节目,是法国旅游团的合唱。

第二个节目就是中国老年夫妇的交谊舞《梁祝》。

80高龄的夫妇一板一眼的认真舞姿。

比上午排练时更加惹人注目。

赢得了中外游客雷鸣般的掌声。

第三个节目是西班牙旅游团的西班牙舞蹈。

在热情奔放的节奏和欢快的乐曲声中,西班牙游客纵情歌舞。

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游客的女声独唱《纺织姑娘》,由俄罗斯琴师手风琴伴奏。

接着是意大利旅游团的合唱。

中国旅游团的蒙语女声独唱,有自备的伴音带。

船上演员的杂技节目。




把游客也一并举了起来。

感谢游客的配合使演出更加成功。

中国小女孩的独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有点怯场的她在一位中国叔叔带领下,成功地演唱,获得游客欢迎。

西班牙旅游团的合唱。

拿着临时准备的歌篇用俄语演唱,看起来都很卖力。

中国功夫《太极扇》。

两位中国妈妈的舞姿整齐,舞动折扇的岗岗响声震撼全场。

不愧是咱的国粹真功夫!

报幕员和法国领队兼翻译。

我们团的女声独唱《阳光路上》。

曾是原福州军区文工团的演员,专业水平。

欧阳的独舞《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从小练的,还动脖子呢!

舞姿优美,深受大家欢迎。

中国旅游团的傣族舞蹈。

充分展示了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中国旅游团的男生小合唱《三套车》。

又添加了五位女士,共唱俄罗斯歌曲《小路》。中间那位穿红裙子的女士猜猜她的年龄,80岁啦!你信吗?

专业杂技表演《流星锤》。




表演是黑灯进行,咱用闪光灯后缺少了许多神秘感。

中国游客的口琴独奏。

最后大合唱是压轴戏。以法国旅游团游客为主,中国团仅我和冯导参加。
虽没在一起合练过,好在用俄语演唱,他们也不很熟练。

总算能唱响一个调子《喀秋莎》。冯导似乎还不如我放得开呢。

俄罗斯指挥(姊妹组合的姐姐)还多次示意我大声唱,我基本上和法兰西人融合在一起了。

甚至歌篇都不用看了。

等到唱下一首《卡林卡》时,冯导自动下场了;我因为会这支曲子,一直坚持到最后。

我事先没准备翻译的歌篇,就跟着法国佬瞎哼哼吧。

唱得有滋有味,对得起船上的六天俄式大餐!

总算没给中国人丢份。

大家随着全场“卡林卡”的齐声呼唤,一起鼓掌。

整个晚会进入最后高潮。

共同庆祝大联欢胜利结束!

晚会后,身着中式服装的老伴和表妹合影留念。

次日清晨6:00,老伴早早起床,跑到甲板去拍摄涅瓦河的日出。




“罗斯号”在涅瓦河上平稳行驶。


8月7日8:30,圣彼得堡到啦!

正赶上早高峰上班时间,跨河大桥上的车流,与莫斯科一样,川流不息,堵堵停停。

骄傲地站在“罗斯号”船头:圣彼得堡,我来啦!

“罗斯号”停靠在圣彼得堡游船码头。

像经历了一次童话般的游记胜利归来。

我们收拾好行装,等候导游下船的指令。

花花、默默舍不得离开舒适乘坐了六天的“罗斯号”,还想再来。

告别这小小的必不可少的洗漱间。

9:00准时下船。喀秋莎和我们依依惜别。

聪明漂亮的喀秋莎,欢迎你到北京做客!

再见了!“罗斯号”难忘的行程!你永远在我们的记忆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