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在夜间航行中我们穿过白湖进入维特格拉河,又先后通过六个船闸,才于上午11:30进入欧洲第二大湖奥涅加湖(又译为奥内格湖)。

这是早上7:30过一个船闸时所拍。表妹很专注啊!


五层天台上,大家依然跟着老赵夫妇晨练,被装进船闸也不中断。

维特格拉河沿岸风光。

俄罗斯真是个资源大国,时常看到一些伐木场。


给表妹夫妇来一张浪漫照。

早餐后,老伴和表妹去参加跳肚皮舞学习班。我去给她们拍照。

中外游客学的都很投入。

肚皮虽没完全抖动起来,但很有陶醉感。

看俄罗斯美女老师那修长的身材、优美的舞姿。

女同胞们收获都不小。

今天阳光高照,天台上的老外毫无禁忌,当着众多女士袒胸露乳晒太阳,不算伤风化。

“罗斯号”驶入欧洲第二大淡水湖——奥涅加湖。

就像行驶在大海中。

咱中国人矜持得很,着装齐整晒衣裳,人家老外可是晒肉呢!

上午11:00,由莫斯科旅游公司派出的导游卡佳,为中国游客举行俄罗斯百姓生活问答会,介绍并解答大家提出的种种问题。

前苏联解体尽管在俄罗斯属于敏感问题,但从卡佳坦率认真的回答问题中,我们感到她并不回避这一问题,且说得都是老百姓爱听的大实话。俄罗斯人民的社会福利是较高水平的,莫斯科人均收入约合八千元人民币,由于资源充沛,水电、燃气、汽油价格都很便宜,加之国家对教育、卫生等有关民生事业投入较多,人民生活水平远远超过前苏联时期。莫斯科1200万人口,人均近乎一台汽车。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之后,俄罗斯人民并不一定满意现在政府的一些政策,但对前苏共政权怨言更多。比如住房问题,前领导用美好的许愿实际是谎言欺骗了人民20多年,始终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前苏联官员的腐败和特权,也是人民最为反感、不屑一顾的。普京执政以来,对外坚持强硬外交政策,重建俄罗斯大国的自豪感、荣誉感,对内惩治了一些苏联解体后通过非法谋取暴利而发达起来的暴发户。他特别注重培养军队后继人才,上台后把少年军官学校由全国24所增加到86所,使青少年从小受到严格的爱国主义军事训练,为保卫祖国献身。
从上午开始,“罗斯号”就组织各国旅行团分期分批参观轮船驾驶舱。13:40,轮到我们中商国旅团参观了。大家在导游带领下,进入五层船头驾驶舱。

船长谢尔盖·费德罗维奇细致地介绍了“罗斯号”指挥舱的装备、使用情况,并回答了游客提问。

该船装备了最先进的自动导航设施及雷达探测仪,有两套指挥系统,能适应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下航运。

船长自我介绍当了16年船长,毕业于海军驾驶学校。也是海军出身的表妹夫遇到同行格外亲切,拉着船长的手与船长合影留念。

我们也与船长在驾驶舱合影留念。

下午17:00,“罗斯号”到达基日岛。该岛纬度是北纬62度,距离北极圈(北纬66度34分)是此次俄罗斯游河之旅最为靠近的。圣彼得堡处于北纬60度,我们现在所处位置比圣彼得堡还要更接近北极圈。

北极圈是北半球内仅有的可能发生极昼极夜的地方。每年的公历3月21日前后,也就是春分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从这一天开始,北极圈内开始出现极昼(全天白)。一开始只有北极点,然后逐渐扩大到整个北极圈范围。6月22日前后,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这时北半球极昼范围达到最大,为北极圈以北的全部地方。之后,极昼范围慢慢缩小,到了9月23日前后秋分的时候,只有北极点有极昼。这一天过后极夜(全天黑)开始,最初也是在北极点,然后延伸到整个北极圈范围。12月22日前后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整个北极圈以北的区域都是极夜。接着极夜范围逐渐回缩,到了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后,即春分时极夜结束,而极昼重新开始。

花花、默默听说了极昼、极夜的有趣现象,也兴奋地跑到甲板上拍照。咱们也靠近北极圈啦!

我们收拾好相机,准备登陆拍照。

基日岛快到了,远远望见岛上标志性建筑——全木质结构的主显圣容教堂及钟楼。
主显圣容教堂,高37米,分五层,为湖上的船只起着导航的作用。尺寸大小不一般的22个葱头式尖顶整齐的排列于各层之上,下宽上尖,使教堂成塔形立于岛上。教堂的主要部分没有用一颗铁钉固定连接,代之使用的是木制紧密的指纹松木。从远处望去,颇像童话故事中的小小王国。
码头上已经有四艘游轮驳岸,看来岛上游客不少。

从码头处拍摄的主显圣容教堂。
基日岛码头即景。

美丽的红房子倒影。

趁旅游团等人的功夫,我们抓紧拍照。


奥涅加湖中的湖心岛有1650座,基日岛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它距离圣彼得堡不远。

为使网友更清晰了解我们在基日岛参观路线,特从网上下载这张航拍图片。我们下船后沿教堂左侧土路,步行到该岛东端,绕了半圈,然后从教堂右侧石子路返回码头,时间两小时。

基日岛是东西向狭长的小岛,踏上这个长仅六七公里的狭长小岛,我们便进入了一个原始、古老、自然而又神奇的世界。

岛上古老的乡村木制教堂,是俄罗斯北方的象征。
基日岛的乡村教堂简称基日岛教堂,199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建于1714年的有着22个圆顶的圣母安息大教堂(图右),是俄罗斯保存至今的最著名的古代木教堂。除主体建筑主显圣容教堂外,还包括圣母帲幪教堂(图左)、八角形钟楼(主显圣容教堂右侧背后)等。

岛上居民晾晒粮食的木质设施。


岛上为旅游团配了当地小导游娜达沙——一位农村姑娘。

1693年,主显圣容教堂曾遭雷击毁坏,10多年后重建,整个建筑共用去7000立方米木材。教堂内部空旷,大厅常被用来举行宗教集会。
1764年,在这座教堂南侧修建了圣母帲幪教堂,它规模较小,有高27米的中央圆顶和8个葱形小圆顶。
岛上还有其它木质小教堂。是该岛建筑被列为联合国文化保护遗产后,陆续从俄罗斯北方一些地区搬迁来到此岛。

基日岛上还建有19世纪行行色色的俄罗斯农村牧舍、粮仓、磨坊及仓库。这些建筑物组成了一个美妙的原木建筑群,被俄罗斯人称之为
“没有屋顶的博物馆。”

木质风车可以适应风向360度旋转磨面。

花花、默默也来凑个热闹。

这座小教堂的钟声响起,欢迎客人们到来,悦耳动听。

船上导游喀秋莎与当地导游娜达沙,从着装气质看出了城乡差别。

娜达沙通过冯导翻译,介绍路途景点。

我们都很认真地听导游介绍。

此时正逢教堂敲钟。我们驻足聆听基日岛教堂清脆悦耳的钟声,并作了录音录像。请点击下面链接,共同欣赏:
http://video.sina.com.cn/v/b/112802314-1229177980.html
教堂为全木质结构,构造精巧,纯朴艳美。



从另一侧看基日岛核心建筑,从左至右为钟楼、主显圣容教堂、圣母帲幪教堂。

基日岛一位中农家园。楼下是牲口棚,楼上住人。

也是全木质结构的二层楼房。


女主人在室内织布。

家庭摆置体现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典型的俄罗斯农村妇女。

织渔网的村妇。


老式手摇唱片机。

编织花布的青年妇女。

农家卧室。

一应俱全的农具和雪爬犁。

从农户步出,对小康之家的印象颇深。

自家的园子都用木栅栏围起。


靠湖边是自家用的洗澡房,内有原始的桑拿浴设施。

用松木精雕细刻的建筑装饰。

又来到一所富农的豪宅。

规模比中农那所住宅大了许多。

紧靠着大教堂边上。


在湖边还有自家用的小船码头。



院子也圈的大许多。

洗澡房也很大。

富农的门窗饰物十分精美。

周围景致更加迷人。

室内有自家的小木船。

农具和家庭摆设也多了不少。



二楼的阳台观景非常方便。

从器具看,这家在一层饲养了一些大牲畜。

在富农私家的码头边留影。


豪宅的正门很气派。



由左至右:八角钟楼、主显圣容教堂、圣母帲幪教堂。

进入圣母帲幪教堂。这里平日无神职人员,只到礼拜日才有两位教士从城里来此布教。
教堂内没禁止拍照。



这个教堂主要在冬季使用。

喀秋莎在教堂里拍照留影。

教堂院子后面是神职人员的墓地。

大门口挂有联合国文化遗产的标识。

圣母帲幪教堂的八个洋葱头尖顶,全是木头拼接的。

近观八角钟楼。


主显圣容教堂一直在修缮,暂停参观。

工程进展缓慢,俄罗斯人的工作效率实在不敢苟同。

转眼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顺原路返回码头。

经过一条长长的木栈道。


油画上的美景赶紧抓拍。




路上遇到船上小提琴师领着自己的小儿子,他的勇敢大胆我们曾在杂技晚会上见识过。

小男孩一看见路上的野猫就戏耍起来。






顽皮可爱的小男孩,温顺可爱的小猫。

基日岛平面图,我们今天只去了东面一小部分,来回两公里多,西面都来不及游览。

回到码头,我们抓紧拍照。





四人组合在基日岛合影留念。



19:45,“罗斯号”终于起锚离开基日岛了。

再次掠过木质大教堂。

又掠过富农豪宅门前。

为使网友更清晰了解我们在基日岛游览情况,特从网上下载这张航拍图片。图片左上方有船处为基日岛码头。我们下船后,沿木栈道右拐走向教堂后面,再经过风车和农户庄园,沿湖边从教堂前的石子路返回码头。航行方向入岛与图上游轮一致,离岛为相反方向。

再次纵跨奥涅加湖,向思维里河(又译为斯维尔河)挺进。



20:00又一顿丰盛的晚餐。







晚21:30,五层多功能厅举行哈萨克歌舞表演会。仍是一个报幕、四个翻译。

姊妹组合仍是绝对主力。

还是请游客共同参与,共同娱乐俄罗斯流行游戏《金门》。

表妹欣然登台助演。

歌曲《芭芭拉》。

乐器即兴表演。

进入俄罗斯传统游戏《公鸭》。

演员边唱边舞,给这个老外打扮得花枝招展。

穿戴一新。

还叼上了大烟斗。

最后演唱《漫长路程》。

请刚才那位“公鸭”游客钢琴伴奏。

晚会顺利成功结束。

演员感谢游客支持,热烈拥抱。

演出结束后,已经22:45了(这里紧靠近北极圈,天黑更晚),大家仍不返仓休息,又跑到五层天台拍照大湖落日。

“罗斯号”平缓地在奥涅加湖中行驶,其轨迹在湖面上划出道道金光,海鸥追在船尾翱翔。

因光线的变化,湖面光影瞬息间也变化万千。

我们不断变换拍摄角度,抓拍日落瞬间。

顿悟:俄罗斯游河之旅的大美图片,纯在自然!

大家都舍不得回仓,抓拍不停。

还不时交流拍摄心得体会。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席。我们一直拍到落日余晖尽才收手。

将最美的图片献给期待游河之旅的所有朋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