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人生如海 思念无边

标签:
转载 |
分类: 情感 |
淮海走了,走的非常突然。
5月3号傍晚,一个电话从北京打来:你是高淮海的姐姐吗?我爱人小高反问他:你是什么人?那人说:淮海的手机上有你的名字,而且注明了是姐姐,所以给你打电话。接着就说:你赶快到XX游泳池来,你弟弟摔倒在地,已经昏迷,正在抢救。小高立即把淮海家里的电话告诉了那人,叫他们赶快联系在北京的亲人。因为我们在上海,不可能马上赶到北京去。
看到小高放下电话时凝重的神情,我预感到事情的严重。年初高家的兄弟姐妹欢聚海南三亚,四月底又刚刚在北京聚餐,那天兰妹分发了三亚聚会的大照片,大家还沉浸在亲情欢乐的气氛中,谁也无法料到这悲剧的发生。小高后悔地说:只知道淮海胃肠部不适,催他去检查,胃肠镜检后没有发现大问题,就没有想到是心脏的毛病,太大意了!淮海才64岁,太可惜了!
那天晚上不断接到北京亲友的电话,知道了事情发生的全过程。淮海从游泳池上来尚未走到更衣室,就倒下了,虽然游泳池边上的救生员和游泳馆的医生进行了现场急救,但淮海仍很快失去自主呼吸和心跳。救护车赶到后,一路逆行将淮海送到304医院抢救了一个小时,心跳一直未能恢复。淮海的家人以及在京的亲人陆续到达医院,淮海的女儿也于当晚连夜赶回北京。那一夜,对于淮海所有的亲人来说是难熬的,是撕心裂肺的痛楚,大家都难以相信并且难以接受所发生的一切。小高一直说淮海是妈妈最疼爱的孩子,是姐姐心中最牵挂的弟弟,是妹妹们最可亲的哥哥,真想不到会这样离开。
第二天的早上,我坐公交车从四川路底到徐家汇的南丹路,参加军工校友会的活动,在穿越几乎整个上海市的行程中,随着车子的颠簸,淮海的影子一直在我的眼前晃动,思绪在脑中展开,泪水夺眶而出。
我是淮海的姐夫,但是在我与小高相识、相爱到结婚生子的头几年,一直没有见过淮海,只是在淮海寄来的照片里看到一个年轻的战士,露着朴实憨厚的笑容。那时候淮海先后在西藏和甘肃当兵,经常给姐姐写信,于是我们知道雪域高原的军营有多么艰苦,当兵的路并不好走。一次淮海在严冬站夜岗,连着两个接班的没来换岗,他一直坚持在哨位上,由于疲劳和寒冷,脚一滑掉下了悬崖,幸亏挂在一棵大树上才保住一条命;还有一次在盘山路上开车跑长途,人太累了,尽量靠着山坡开,后来还是一头撞进路边的山坡里,好在是松土坡,没有伤到人;再有一次是为抢救被洪水冲走的老乡和物资,淮海被木头撞晕漂了很远,老乡和战友们找到并救了他,淮海因此火线入了党;最危险的是遇到过一次塌方,当时许多战友牺牲在施工的山洞里,淮海正好在洞外幸运地躲过了一难。这些消息让小高担心,每当一段时间没有收到淮海的信,小高就提心吊胆,生怕会发生什么事情。可是多年以后,当淮海和我回忆到在西藏的那些日子时,他从不感叹那时的艰苦,只是赞美西藏的神奇,特别是春天的林芝山花烂漫,那里是他们青春花开理想起航的地方。从此我特别向往林芝,特别尊敬在雪域高原战斗过的老兵。
第一次见到淮海,是在北京的中山公园。淮海约了他的两个妹妹和我一起在那里与他的女友见面,希望我们参谋参谋把把关。那是一个出身在部队大院,与他青梅竹马的女孩子,外貌秀美,内心聪慧,我佩服淮海的眼力,也佩服淮海的勇敢,经过不懈的努力争取,他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终于把那个小才女带进了我们这个大家庭。
淮海把自己的小家安在北京,他是一个好丈夫,也是一个好父亲,里里外外一把手,大到买房装修,小到买菜做饭,都靠淮海尽心尽力的忙活,现在他的突然离去,对家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来可以一心一意工作的妻子和奔走四方的女儿,都陷入不知如何是好的深深悲痛之中----
高家因为过早地失去母爱,兄弟姐妹的情谊很深重。每一次,我和小高到北京,淮海总是车接车送,安排食宿,关怀备至。还带我们去过密云水库、戒台寺、潭柘寺等许多远郊的景点。
最远的一次是去承德。承德是小高的出生地,很小就离开了,长大以后,总想去承德看看,因为交通不便一直没有去成。淮海知道后,自告奋勇开车送我们去。那时候没有高速公路,来回一趟是非常辛苦的。我们和淮海一起游览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在湖上泛舟,在古北口照相,了却了一桩心愿,也感受到姐弟情深。
至今难忘淮海来上海的情景。那时候我们还住在机关大院里,淮海和孩子们在我们装备部的大楼前照了相,孩子们第一次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爸爸妈妈,还有舅舅阿姨,还有许多的亲人在关爱着他们,注视着他们的成长。记得淮海还和我们全家一起到照相馆照了一张合影,说是回京后要向爸爸汇报。正是淮海的汇报,使爸爸知道了我们生活的情况,不久,爸爸给我们运来一对沙发,又买了木料,打了一套组合家具运到上海,这些都是淮海直接操办的。淮海对姐姐的爱,对我们这个小家的关心是我们难以忘怀的。
92年底的一次相遇说明我与淮海的缘分。那年九月我外派香港,快到年底时,过关到深圳理发。在雁南路口的一家发廊剪过发正在洗头,突然听到旁边那个与我并排躺着洗头的顾客讲话的声音非常熟悉,我转过头睁眼一看:是高淮海!真是人海茫茫无觅处,有缘何处不相逢!淮海惊奇地问:你不是在香港吗,怎么跑到深圳来了?我说是来见客户,顺便理个发。他说:太巧了!咱们有缘分啊!你今天别回香港了,我介绍你认识我在深圳的几个好朋友,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于是我跟着淮海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多年以来,在与淮海的交往中,总能得到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就在他去世前的一个月,听说我经常跑东跑西,淮海就托朋友给我运来一辆电动车,这辆48伏的锂电池电瓶车寄托了他对姐姐、姐夫的深厚感情。现在,每当我开动这辆车的时候,就会想到淮海,想到那份真挚的爱。
退休以后,淮海依然是马不停蹄,东奔西跑,他参与过许多科技开发与民生保障的项目,也帮助过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不少当年的发小,部队的战友和他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前不久,我还接到他从湖南打来的电话,说是参加纪念陈赓大将的什么活动,碰见了陈赓的女儿、女婿陈知进和赵登平,淮海让我和他们直接通了话,和这些老朋友互通了情况,大家还在电话里相互问好,相互祝福。电话里淮海的声音犹在耳边,谁想得到几天之后,就发生了这样的悲剧。
淮海的遗体决定捐献给协和医院,最后告别的日子是5月12日。除了妻子、女儿、哥哥嫂子、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外,还来了许多的亲友,我认识的有邹建平、牛宛平、周赤兵、王南江等等。我们《革命后代》博客圈的博友《恨球不赢》也来了,他是淮海在红山口大院的发小。告别仪式之后,我们和淮海照了最后的合影。
淮海走的太突然了,他一定有许多话来不及说,有许多事来不及做-----病魔无情地夺走了我们亲爱的兄弟,但是夺不走我们之间深厚的爱,淮海留给我们的实在太多太多,让我们无法割舍,难以忘怀,每当想到淮海就有一种心痛的感觉,就觉得人生如海,思念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