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我们开始了此次自由行最长的一次乘大巴旅游,去260公里以外的安达卢西亚首府塞维利亚市旅游。早上6:25我们怀着忐忑紧张的心情,在月黑天高下出发了。此时度假村还没有一户人家起床呢。
老伴用闪光灯为我拍照,立此为证。我说别照了,再把贼给招来。

沿途20分钟路程,几乎空无一人,仅有几辆汽车呼啸而过,更有几百米路段没有路灯,特别怕背后突然跟出个……

我想起了夜暗过坟场吹口哨壮胆的故事,但又怕吹起来真把那什么什么招来。算我们胆子大,于6:50赶到大巴车站,成了第一拨买票的人。往返票一人39.5欧元,两人79欧元。十分庆幸路上无事未生非。

早7:00准时出发,没想到途经马拉加市受到此次旅游最大一次惊吓。大约8:25大巴进入马拉加大巴车站,乘客都下车了,我们因为没到终点站,开始不想下车。司机用手指着手表,做着喝咖啡的手势,意思是休息一会再走。老伴理解成15分钟后出发,我们最后还是下了车,并记住车停在12号站台。不敢超过15分钟,匆匆上了厕所,还不到点就赶回原站台,突然发现空空如也,车开跑了。怎么不到点就开车?我们既紧张又愤怒,高声呼唤起来。附近一帮西班牙儿童猜出我们误了车,都幸灾乐祸地起哄,更加剧了我们的惊吓。79欧元就这么打水漂啦?没有车我们今天怎么自由行?幸而身边突然冒出个讲港台语言的华人,他说,他西班牙语也说不好,让我们去售票处去询问。我们立马跑到售票处,拿着我们的车票比划了半天,售票员才听懂意思,在一张小纸上为我们写了9:00,12的字样。我们也弄明白9点钟还有车去塞维利亚,仍在12站台登车,于是才放心地“三克油”了售票员。果然不到9点就来了辆车,老伴一看还是我们坐的那辆车。后来才明白这车或许是加油去了。

途中上下旅客也不少,足足走了近五个小时,才于中午12点到达塞维利亚汽车站。

已到了吃饭的点,我们在车站餐厅先解决肚子问题。

我要了盘咖哩鸡饭,外加一份西米露。

老伴要了盘咖哩牛肉饭。

咨询车站服务员,知道斗牛场仅离汽车站步行10分钟路程,但担心走错路,于是尝试坐市内公交车,两人花2.8欧元乘两站地来到斗牛场。西班牙司机和车上乘客都很热情,到了站都主动提示我们下车。

在斗牛场售票处又闹了笑话,因不通语言,我们又一次排错了队。我站在买斗牛表演的队列里,半天不见队伍前进。前面的人拿着手机与家人通话,像是在商议买哪个场次、哪个座位。当我们发现情况异常,就赶紧退出队列找警察询问,才搞清楚在另一个售票厅。于是又转移排队,花14欧元买了两张参观斗牛场的门票。等到13:00才进入场地。

因为西班牙解说员的解说对我们来说是“对牛弹琴”,我们根本没跟着她听解说,先进场狂拍起来。

这是西班牙最大的斗牛场,能容纳13000人。

气势的确雄伟。

没有广角镜都照不全整个场地。

斗牛场主席台包厢,通常是王家或政府要人的席位。

个人在斗牛场拍照显得格外渺小。

我们爬到最上面一排。
还是照不全大场面。

坐席都由简陋的砖石砌成。看一场斗牛表演,最便宜一人也要75欧元呢!

人再渺小也还是要留个影。

巧遇一对说广东话的非中国籍夫妇,老伴居然能和他们用广东话交流,请他们帮助拍了张合影。

走出斗牛场,在东侧有斗牛士铜雕像。

高兴地以此为背景留影。

从地图上看,此地离下一个要参观的景点——塞维利亚大教堂不远,我们索性穿街步行前往。

塞维利亚市内的有轨电车。

10分钟路程,我们就找到了大教堂。这是不收门票的礼拜堂。

作为旅游景点的部分则必须排队买票参观。

教堂外的卖艺人。

化装成小丑的卖艺人。

用老式黑白照相机为游客拍照的小生意人。

大教堂南侧。

坐马车游览是塞维利亚一景。但价格高得惊人,40欧元转一圈。但可以讨价还价。最少也要30欧元。

终于来到大教堂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遇到六位江苏来的中国人,他们是一对新婚夫妇度蜜月,双方老人陪同赴欧旅游的。我们今天还要赶回内尔哈,为赶时间参观,就不客气地加入他们的队列。

大教堂外的女神铜雕。

两个人花12欧元买门票,进去先参观一个小博物馆。

塞维利亚大教堂、城堡及西印度群岛档案馆,作为文化遗产,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教堂建于15世纪,是哥特式建筑,规模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和伦敦圣保罗教堂,在欧洲排名第3。教堂内部有火焰状的翼状拱顶,形成高大的内部空间,主要有王室座堂、主座堂、珍藏馆、祈祷厅等。教堂内的王室座堂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早期作品。在建筑物简洁的几何造型结构及其拱形圆顶的表面都布满了富丽堂皇的纹样装饰。主座堂围以精美的花叶形铁栅,尤其是在巨型祭坛装饰屏上刻满人物,教堂内还有珍宝室和哥伦布的坟墓。珍藏馆内,展出了各种各样华丽珍贵的帷幔、法衣、赞美诗集、唱诗班用的经书架等宗教艺术品。

五彩缤纷的玻璃花窗,描述着神奇的宗教故事。




一位主教的陵寝。

由四名武士抬着的航海大师哥伦布的墓葬。

精美的宗教雕塑。


许多宗教绘画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早期作品。


金属人物雕塑栩栩如生。



珍宝馆内的众多宝物。



镶嵌珠宝的黄金王冠和后冠。

黄金宗教饰物。

规模之大,仅次于梵蒂冈和伦敦大教堂。

其开放程度比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宽松多了,仅限制男子戴帽子。女子穿着如此暴露也允许进入教堂,这在去年参观梵蒂冈时绝对禁止。

巨大的管风琴。

大教堂华丽的穹顶。

游客自由地拍照。

塞维利亚大教堂真正让人着迷的是称为希拉达塔(La
Giralda)的钟楼。塔高70米,通过这样窄窄的慢坡马道,以34层分割直通楼顶。


钟楼外观呈伊斯兰建筑,改造为基督教堂。

楼顶的大钟。

楼上不止一只钟,齐鸣起来一定非常震撼悦耳。

我们一口气登上了塔顶,居高眺望塞维利亚全城。


大教堂东南方绿丛中露出的两个尖塔顶,就是著名的西班牙广场所在地。可惜我们事先没做足功课,逗留时间又短,当时没有计划去参观这个景点。回京上网后看了他人的博客图片,才后悔没能前往目睹。

只好下载几张网上图片,供大家欣赏,以弥补我们的损失。

西班牙广场为1929年伊比利亚美洲博览会所在地。整个建筑呈半圆形,外部用各种瓷砖镶嵌而成,代表原西班牙58个省。楼群周围有一条人工小护城河,上面建有数座小桥,气势不凡,别具一格。



其实,西班牙广场离大教堂并不远,如果事先做好计划,完全有时间前往参观。这个悔啊!

塔楼西侧远方就是我们刚才参观过的斗牛场外观,这回拍全了。

塔楼东侧不远则是我们即将去参观的王宫旧址。

大教堂自身的建筑就很辉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塔才使我们一览无余。

塔中每层小空间也有布展着一些文物。

我们又顺着阴暗的马道返回地面。

大教堂正厅的北门更为壮观。

我们又向王宫走去,路途见到不少马车。







街上卖艺人。

骑车的大胡子路人。


王宫原为阿拉伯城堡,十四至十六世纪卡斯蒂亚王国进行改修后作为国王的行宫。目前是塞维利亚最重要的伊斯兰文化遗产。
早在公元712年,阿拉伯人入侵塞维利亚时仅作为军事首领的寓所。公元十一至十二世纪,城堡得到大量扩建。尤其是西班牙国王佩德罗一世收复塞维利亚后,在十四世纪中叶对王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建。但十八世纪因地震和火灾,大部分扩建的建筑被毁。
整个王宫具有阿拉伯、穆德哈尔和哥特式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外部造型独特,内部装潢讲究,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王宫拥有数个别致的院落和厅室。尤其是卡洛斯五世和大使厅,布置富丽堂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这是王宫大门——著名的红狮子门。两人花17.5欧元买门票参观。





王宫花园。





参观完王宫,已经14:30 了,我们怕耽误返程的大巴车,就急急往汽车站赶路。
老汉在卖一种熏香。

打的沿途拍摄街景。

近几日塞维利亚人民都在过节,女人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听说晚上有盛大狂欢,跳弗拉门戈舞蹈。可惜我们看不上了。

这是著名的黄金塔,塞维利亚最为人熟知的地标。因覆满塔身的金色彩釉瓷砖而得名。塔楼在瓜达尔基维河边,原为保护港口的灯塔。可惜因时间关系,我们没去近前观赏。

又路过斗牛场。

花了8.6欧元,终于回到大巴汽车站。谁知返程车最早是18:00,又不敢返回城里继续旅游,只好坐等了。

在汽车站餐厅喝饮料时所见。老太太也花枝招展、热情奔放。

看看还有时间,我们就到瓜达尔基维河边去拍照。

这条河直通地中海 ,当年哥伦布探寻美洲大陆的船只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涂鸦在欧洲各国屡见不鲜。
汽车与马车并行在大街上,是塞维利亚一大特色。

晚18:00我们乘大巴返程,22:10到达内尔哈,在路边吃了快餐,结束了最累的一天旅游。

虽然玩得很累,但食欲甚佳,饕餮依然。

下集请看:(六)度假村再次休整二游内尔哈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