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保存的老照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老首长、老战友赠送的私人存照,其中保存最多的当属父亲的老首长聂凤智伯伯。聂凤智是三野虎将、27军首任军长。我父亲抗日战争在胶东抗大任宣传股长,就是时任校长聂凤智的老部下。1945年9月11日,山东军区第五师(归胶东军区指挥)在即墨成立。首任师长是吴克华。我父亲任政治部宣传科长。同年10月,吴克华奉命率10个团、三万胶东子弟兵跨海赴东北建立新根据地,在留胶东的部分骨干部队和第五师师部基础上,重新组建新五师,聂凤智由六师师长调任五师师长。此后,父亲就一直在聂凤智所部进行宣传工作。
工农出身的聂伯伯,非常重视部队政治工作,尤其注意发挥宣传文化教育新闻工作的作用,作为战争年代的军事干部是非常难得的。聂伯伯酷爱照相,时常赠送属下自己的照片。这张照片赠送时间为1946年2月16日,当时部队正准备开展“百日军政大练兵”。

旅长赠我!义淮16/2于***(不清)

这张照片赠于1946年7月22日,当时部队刚刚取得胶高即反顽战役胜利,打了胜仗的聂师长情绪甚佳,半年之内,第二次赠照片给我父亲。

师长赠我!1946;22/7于胶高前线。义淮

抗日战争时期的聂凤智伯伯。

解放战争时期的聂凤智伯伯。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九纵队成立,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兼任司令员,胶东军区政委林浩兼任政委。聂凤智任纵队参谋长兼25师师长,同年4月升任九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7年8月聂凤智任代纵队司令员,同年10月任纵队司令员。我父亲罗义淮1947年4月为纵队宣传部副部长,8月为纵队宣传部长。

1949年2月全军统一番号,九纵编为27军。聂凤智为27军首任军长,我父亲为27军首任宣传部长。这是聂凤智军长在淮海前线指挥作战。我父亲的才干深得聂军长器重,27军当时流传着一句话,聂军长走到哪都要带上罗部长。

聂凤智伯伯的夫人何鸣阿姨(右)与我母亲衣向璞(左)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战友。

解放战争初期,何鸣阿姨(中)、刘锦琳阿姨(左、27军政治部仲曦东主任夫人)、我母亲衣向璞(右)合影,后面站立的阿姨不详。

何鸣阿姨与聂凤智伯伯的长子国荣(聂庆荣)大哥。

解放战争时期,何鸣阿姨、我母亲与国荣大哥。
解放初期,聂凤智伯伯任华东军大教育长,1950年与何鸣阿姨合影。

聂伯伯家四兄妹:庆荣(后右)、进军(后左)、庆洪(前右)、梅梅(前左)、

聂伯伯“全家福”。

我父亲罗义淮(左)解放初期任华东军大教育部副部长,依然在聂伯伯直接领导下工作。图为聂伯伯(中)与父亲和另一位叔叔合影。可惜母亲和何阿姨在世时,没有问清那位叔叔的姓名。有知道的网友请告之。

聂伯伯一家与我们一家及那位不知姓名的叔叔合影。估计时间为1950年夏,我母亲怀中抱着的小孩是刚满周岁的我。不久,聂伯伯调任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也随即调我父亲任空四师政治部主任,命令已下,后突然接到军委命令,留下筹建南京军事学院,就没有跟聂司令员去空军。

1978年11月18日,时为昆明军区后勤部副政委的父亲在北京301医院不幸病逝。正在北京开中央工作会议的聂伯伯与大批27军老战友,前往八宝山与父亲遗体告别。并与时为外交部副部长的仲曦东伯伯商议,调我母亲回南京工作(因我母亲患血压高、冠心病,不适应云贵高原气候)。这才有了母亲晚年的最后归宿。
1997年6月,我到南京出差,与母亲一起去看望何鸣阿姨,在上海路聂司令员家给何阿姨与母亲拍的合影。

1998年10月,何鸣阿姨到北京也来看望我母亲,并一起应著名戏剧家马少波伯伯之邀,赴马伯伯家吃饭,图为在马伯伯家合影。从右至左:聂梅梅(聂伯伯女儿)、李慧中阿姨(马少波伯伯夫人)、何鸣阿姨、马少波伯伯、刘锦琳阿姨(仲曦东伯伯夫人)、我母亲、我。

晚年的何鸣阿姨在南京梅花山。

中央军委迟浩田副主席到南京亲切看望何鸣阿姨。

1992年4月3日,聂凤智伯伯不幸与世长辞。聂伯伯的墓地,位于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南部一片肃穆幽静的绿柏丛中。2010年5月,何鸣阿姨去世(享年90岁)后亦与聂伯伯合葬于此。

每次路过南京我都要去看望何鸣阿姨。2006年我曾去南京开会,与老伴一起凭吊聂伯伯墓园。聂罗两家的友情与世长存!聂凤智伯伯的辉煌一生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