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4:20我独自驾车到颐和园,试着拍摄黄昏前的园景。可惜太阳早早躲进云层,未能看到西山晚霞。现将试拍的照片晒到网上,供网友阅评指正。
从颐和园新建宫门进园,万寿山、昆明湖尽收眼底。湖面微波荡漾,画船往返,好一派深秋景象。

拍摄位置主要在图中游船码头至十七孔桥沿湖200米范围内。

这是我用的16—85镜头的最远拍摄效果,看来拍远景一定要架大炮,迟早要增添长焦距镜头了。

傍晚的十七孔桥及南湖岛。

西下的落日尚有余辉,园中游人依然如织。

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十七孔桥,东接东堤,西连南湖岛,全长150多米,为我国皇家园林现存最长的桥,因有十七个桥券洞而得名。

我进到湖边廓如亭中打闪光灯自拍了一张。

太阳已落入云层,天渐渐暗下来。

远方玉泉山的宝塔清晰屹立,西山轮廓也依稀可见。

桥栏望柱上雕有五百多只形态各异的石狮,为清代石雕艺术品中的杰作。

百狮护桥,其阵势格外壮观。

落日下的西堤已空无人迹。

唯有石狮忠于职守护卫着大桥。

桥上游人渐渐稀落了。

傍晚的昆明湖也渐渐静下来。

桥栏望柱一尊石狮的特写。

在桥中间最顶部观傍晚的西山。

游人陆陆续续向大门口走去,准备结束游园。

唯有这对父子恋恋不舍地返身拍照,当爹的如此负重竟毫无怨言。

老外边走边摆弄着手中的相机,欣赏自己的拍摄成果。

一位老人仍悠闲地放着风筝。

顺桥东去100多米就是新建宫门。

宫门前的码头还有游船在送客。

对于颐和园傍晚的秋景,老外似乎也流连忘返。

不断有人在桥上驻足拍照。

傍晚的廓如亭游人越来越少。

我再次玩起了自拍。

看的出来,这几个老外带着游览后的愉悦离园而去。

属牛的我来到铜牛跟前狂拍一气,几乎各个角度都有了。




秋风轻盈吹湖面,此时有如画中游。

第一次在傍晚游览颐和园,一定会留下难忘的记忆。

就像空码头的游人一样,回味着适才乘船游览昆明湖的喜悦,憧憬着明天中国人的幸福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