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62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初中在653班,高中在684班。人大附中的经历永生难忘,一是我在初二当过少先队大队长;二是在退队不久于1964年12月3日就加入了共青团,介绍人是初三班主任朱迪生老师(教化学,“文革”后当了人大附中校长)和本班同学、团支书宋霞芳;三是经历了动荡的“文化大革命”,尽管这段时间耽误了学业,留下的负面影响很大,但毕竟是经风雨、见世面,由不得自身。
2010年8月7日,恰逢人大附中建校60周年校庆(同年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还亲临人大附中视察)。大家有幸回到久别的变化巨大的校园。我在新大门前给高684班返校的部分同学拍照。
当年住过的宿舍楼早不见踪影,大家在新学生宿舍楼前合影。

本班只来了15位同学,且阴盛阳衰,大家在新高中教室楼前合影。

在逸夫教学楼前与本班同学马山突遇六班老同学、老战友(同在张家口当过兵)张路宁,已是多年不见了,三人高兴地合影留念。

按照学校分配到教室开会,喜遇初中同班同学郭建华。他是空军滑翔员,初中毕业就直接到空军当了飞行员。我们已是44年没见面了。

人大附中的小花园半世纪前就已闻名,今天依然幽雅美丽。

当年的煤渣跑道已变为现代的塑胶跑道,锻炼场地大为改善。

因白天返校的同学尤其是男生较少,大家迅即商议晚上再聚,由在人大法工委的民法专家何山做东,邀请到机关食堂就餐。看,这回阳盛阴衰啦!

从福建退休回京的空军某军技装部长顾建华,与许多同学多年未见,瞧他们聊得多么热烈。

何山、马良在门口热情欢迎晚到的同学。

部分男同学合影。

部分女同学合影。

遗憾的是班主任华之斐老师生病开刀未能参加校庆团聚,大家决定事后派代表去华老师家里登门看望恩师。我和顾建华、刘志颖同学,在于大华同学指引下,来到华老师家所在小区。

在华老师家客厅里与老师合影留念。

华老师头发几乎全白了,虽大病初愈,但依然不减当年风采。我们从心底里呼唤:“老师,我们永远爱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