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里,万州就下起大雨,今天白天都没有停,直到晚饭后才住了雨。我们的寻访并未受影响,先报告大家两件喜事:一是陈寄宇后人对比旧照片找到了73年前爷爷临离万县与同事合影的地方——万县海关钟楼西侧,我们这些后人也在此处合影留念。二是胡其谦先辈的小女儿胡晓瑚把她亲二姐王宗蕴(随母姓)请来电报路小学,与大家一起参加讲红色故事会,她比我们自驾行一行人岁数都大,67岁。她说,要不是家里有病人需要照顾,真想和你们一起去延安。

1938年1月,陈寄宇烈士(左二)临离万县前与友好合影。但具体地址在哪后人并不清楚,这是寻访的一个内容。

七先烈后人在认定的73年前陈寄宇烈士临离万县留影处再次合影留念。请大家对比一下,是那个老地方吗?

瞧,陈寄宇烈士的后人终于找到了爷爷73年前在万州照的最后一张相片的具体地方,他们是多么高兴啊!
胡其谦后人胡晓瑚的亲二姐王宗蕴(左二)在万州公安系统工作(已退休),她也赶来参加七先烈后人的团聚。

上午9:00,经李冬记者联系,我们凭GPS引路,加上不断电话联系,终于在10:00前摸到万州区党史研究办公室。两位科长热情地接待我们。双方互通了有无,彼此建立了联系方式。虽然七先烈都不是万州籍人,以前这方面史料掌握不多,但党史办朱科长表示,今后一定要扩大党史资料收集范围,弥补这一薄弱环节。
七先烈后人与万州区党史办朱科长亲切交谈。

党史办工作人员热心为陈寄宇后人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陈寄宇的信息。

中午,三峡师范学校的领导宴请参加全体寻访活动的七先烈后人代表。餐后大家合影留念。

下午2:15,我们一行人应晏廷学校长邀请,再次来到电报路小学,与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同参加“聆听红色经典故事,弘扬先辈优良传统”大会。我们在容纳200人的阶梯教室主会场报告,师生们分别在各个教室接收视频转播。会前,少先队员向我们11位先烈后人代表敬献了红领巾。一个半小时的讲红色故事会,会场气氛严肃热烈,由我和两位烈士后人代表先后发言,少先队员们掌声不断,许多师生感动的热泪盈眶。(因视频在博客上传不了,有关视频请看播客)
电报路小学在校门处打出了“热烈欢迎革命志士后代到我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巨型横幅。

七先烈后人在欢迎横幅前再次合影留念。

下午3:30,我们一行人来到电报路小学讲红色故事会现场。

七先烈之一罗义淮的长子罗小兵介绍发起和开展“寻访先辈革命路”活动有关情况和父亲当年在电报路小学教书,并由此投身革命、奔赴延安的故事。

烈士周极明的外孙女周虹主讲外祖父奔赴延安投身抗日前线英勇牺牲的悲壮故事。

烈士陈寄宇的孙子陈源挺主讲祖父1948年牺牲后两代人几十年坚持寻亲终得正果的故事。

会后,我们再次打出“寻访先辈革命路”横标,在阶梯教室讲台上合影。

明天,我们将去三正村(三正埠),从七先烈万县奔赴延安的真正起点,开始万州——延安自驾行。估计下午离开重庆境内,进入四川渠县——王方名先辈的家乡,进入寻访活动的下一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