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酸甜甜”就是印美关系

标签:
军事政治美印印美奥巴马印度财经 |
“酸酸甜甜”就是印美关系
这是2009年希拉里与克里什纳会晤的资料图片。
奥巴马政府曾承诺考虑将印度作为美国的全球伙伴。
听到如此美妙的诺言,印度除了“心里美”之外,内心其实更是惴惴不安。它盼的是美国不要玩虚的。
6月2日至3日,印度和美国的首次战略对话在华盛顿举行。这是在为奥巴马今秋赴印访问铺垫。
新德里方面希望双方会谈超越象征意义,去解决棘手问题,例如鉴于阿富汗冲突的战略考量以及巴基斯坦潜伏的不稳定性,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日渐紧密。
目睹巴基斯坦和美国越走越近,与巴基斯坦向来不睦的印度自然眼红。
但是美国又不能完全抛开印度,确切地说,它需要印度。美国一直力促印度确保对美国公司开放其庞大的国内电力市场;缩小双方在贸易和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分歧;赢得印度在制裁伊朗问题上的支持。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the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的阿什利·特里斯(Ashley
Tellis)称,印度的抱怨是奥巴马政府做的所有事都停留在象征水平上,但他们需要实质意义上的“言必行”。
印度向来被视为南亚地区地缘政治稳定的关键国家,它在诸如气候变化和贸易等全球问题上同样起着比过去更为重要的作用。
奥巴马曾称印度是不可取代的伙伴。不过,目前的双边关系缺少中心议题。而在小布什担任美国总统时,民用核协议诠释了美印双边关系。
此次战略对话,美方以国务卿希拉里为主导,印方则是外长克里什纳。对话的议题包括五个方面:战略合作、能源、气候变化、教育和发展、贸易和农业。此外,安全和情报领域的更深合作,也是双方不会忽略的议题。
美印战略谈话还会聚焦于印度当前的商业环境。新德里方面正在加快通过旨在为美国公司提供事故责任保护的法案,开放零售业等。
美国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的南亚问题专家里萨·柯蒂斯(Lisa
Curtis)表示:“大家都很投入,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在官僚主义中能有一种专注的注意力
和动力,去用具体的袭击来充实战略对话。”
自克林顿以来,美国就注重改善、发展同印度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印度开始了经济自由化的进程。如此举动,很对美国的胃口。
继任者小布什借助2008年签署的民用核协议,将美印关系提升到史无前例的高度。双边贸易额由1990年的56亿美元骤增至2008年的430亿美元。
正所谓“风云突变”,回望1974年,由于新德里方面当时测试了核弹,美国决定对其实行禁运。
到了奥巴马时代,印美关系的不确定性显现。新德里方面对美国在阿富汗的战略充满担忧。在阿富汗,美国与巴基斯坦“结盟”。印度认为,美国在阿富汗给予巴基斯坦更多的影响力,是以牺牲印度为代价的。
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位于英国伦敦。该学院专家哈什·庞特(Harsh
Pant)表示:“在涉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问题上,美印利益的基本分歧点出现了。”
此外,必须关注的是,巴西和土耳其明确表示反对制裁伊朗,这与美国产生冲突。因此,作为20国集团成员国的印度,就被美国视为破局的关键。而新德里方面到目前为止仍予以拒绝。
若即若离,有酸有甜,这就是印美关系的核心“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