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天揽月不忘民生难题

(2008-10-25 09:22:04)
标签:

印度

月船1号

it

                        飞天揽月不忘民生难题

     飞天揽月不忘民生难题

     飞天揽月不忘民生难题

     飞天揽月不忘民生难题

     飞天揽月不忘民生难题

     飞天揽月不忘民生难题

     链接: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215768

      飞天揽月不忘民生难题

 

    从“举杯邀月”到“飞天揽月”,印度长达40多年的航天技术积累终获回报。这是印度的骄傲,也是亚洲的荣耀。倘若亚洲致力于复制欧洲当前的和平与繁荣,那么就需要“鲶鱼”印度的存在,去搅动亚洲这片湖水,激励国与国之间良性竞争。
     10月22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起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该国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发射升空。此前,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日本以及中国已成功向月球发射探测器。这一阶段性成果已强烈鼓舞印度民众的士气、大幅提升了印度的自信和影响力,还将推动该国努力将一系列“揽月”图纸兑现成现实。按计划,印度2011年实施“月船2号”项目,向月球发射绕月探测器,并使一个机器人车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2015年,印度首名宇航员进入太空;2025年,印度宇航员登月。
    为何斥资39亿卢比(约8600万美元)“飞天揽月”?《印度时报》认为,一,过去的太空探索,很多国家“单干”,不与他国分享重要的科技数据;二,获取月球上存量丰富,而地球上稀少的关键核燃料“氦-3”,这将缓解日渐恶化的全球能源困局;三,谁能否认走在科学前沿会一直充满自豪感和成就感呢?
   “月船一号”事关印度国家形象,但它并未妨碍民众发出不同的声音,而这一开放的社会舆论氛围恰恰是印度的魅力、潜力所在。《印度时报》援引反对者的观点称,花那么多钱去探月,还不如彻底修缮坑坑洼洼的印度公路,消除印度公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居世界前列的尴尬。
    另有批评人士指出,印度11亿人口中有8亿人日均生活费不足2美元,儿童营养不良问题严重,探月是在浪费资源。
    如此密集的反对之声,其实并非冲着“月船1号”而来的。反对者们更多是希望印度当局平衡发展,在倾力投资探月,为未来积蓄能量之时,也要关注当下的民生难题。民众的国家荣誉感是建立在吃饱穿暖、自由发展的基础之上。试想,饿着肚子,哪有力气和精神为“月船1号”喝彩?
    印度的开放不仅体现在对社会不同意见的尊重,还反映在具体的科学试验中,接纳他国科技成果的雅量。《卫报》10月24日刊登了英国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博士安迪·布雷恩(Andy Breen)的来信。该信称,“‘月船一号’配备的CIXS系统,是用来分析月球土壤和岩石表面成分的。该系统由英国的团队主持开发和建造。为了此次探月任务,印度宇航局选择最好的系统和设备,而不考虑它们具体来自于哪一国。”
    亚洲的进步,不能仅依赖于一两个国家的突出表现,需要印度和更多国家实现整体突围。不过,亚洲又不同于欧洲,南亚、中亚、东亚、西亚,地理位置的变化,往往意味着宗教、历史、社会发展路程的迥异,让这一区域走向共同富裕,其难度不亚于探访月球。方言(传媒从业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