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岂止企业家体内藏有“危险基因”
《中国企业家》2007年第14期《危险基因》
我偏爱阅读的《中国企业家》把更多的视野与情怀投向了企业家阶层的生意与生活,可谓“术业有专攻”。很多时候,你们在透视企业家阶层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其实不仅限于他们这个圈子,它完全可以扩大的大大小小的官员阶层。《危险基因》所暴露出的企业家基因问题,确实存在“放之中国而皆准”的巧合。
◎ 长于进攻疏于防守。中国官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当地经济发展速度,提升当地就业率。然而,他们少有时间,少有情怀,去关注当地的环保建设,似乎清新的空气和明澈的河水,就是经济发展的“大敌”。
◎ 高层团队管理不善。中国官员精于官场“潜规则”,长于察言观色,深谙“驭臣之道”,更在乎笼络心腹,为己所用。还有一种“怪现象”,中国官员似乎很担心手下之间过于亲密,喜欢看到他们之间相互不买账,自己正好可以两边斡旋,易于牵制。如此折腾,团队谈何建设,完全陷入了钩心斗角的权力之争。当然,并非所有官员都是这样。
◎ 针对本土创新不足。山川各异,各地特点当有不同,所以领导干部就应根据所在当地的不同特点,发展经济,推动环保事业发展;而不是当前什么产业最火,就盲目跟风。中国官员,还要在本土创新这么功课上多下功夫。
◎ 凭直觉而非思考。这一点,就更不必多解释了,遍数众多地方的“烂项目”、“废工程”,多数莫不是官员一时性起,拍脑袋想出来的招。思考,并不是一个躲在屋子里绞尽脑汁,而是依赖于科学的决策体系,向群众学习,向专家请教。
以上所言,难免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嫌疑,不过,还真是希望中国官员体内的“危险基因”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实乃国家之幸,民族之福。(沙里鲸/方李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