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多少科技类公司值得我们尊敬?
对于每一家科技类公司而言,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如何实现“你是谁;你在制造什么;你怎样销售”三个核心问题的持续创新。那么,循着这个脉络,看看那些具有示范意义的科技公司是如何担当“创新”的楷模。
诺基亚命系中国市场
还是在不久以前,在欧洲这块核心的市场上,总部位于芬兰的诺基亚公司所推出的产品似乎已趋饱和状态。令悲观主义论调者意想不到的是,诺基亚公司盯上了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区域,也就是在那些新兴市场拼命开拓疆土。如今,诺基亚公司已证明,“即使低收入人群也可以成为为生产商创造效益的客户”。他们在中国和印度的市场上已当仁不让地成为手机“老大”。单拿中国而言,它已是诺基亚最大的销售市场,去年销售收入为66亿美元,占其全球销售收入的8%。
诺基亚公司致力于在2015年以前将其手机全球用户发展到50亿人。而据预测,今年全年,诺基亚手机用户有望达到30亿人,这将主要依赖于全球发展中的市场。“民众有沟通方面的基本需求。”身为西门子和诺基亚合资公司的新兴市场总监,Rauno
Granath可谓“一语中的”。商业真理最终回归于最稀松平常的人类需求。美国《商业周刊》日前评定了全球百大科技公司,综观声名显赫的名单,发现它们骨子里有一点最为相似:“创新”。凭借对新兴市场堪称一绝的挖掘能力,诺基亚排名第17位。诸如乔布斯旗下的苹果这类公司对新业务的开拓和对新产品的研发,更让我们见证了“创新”的力量,那句老话还是有必要不断重复:惟一不变的是变。
两家台湾企业入榜单
进入这个榜单的中国企业有四家,一是郭台铭旗下的“鸿海精密仪器工业公司”,排名第4位;二为“中国移动”,居第10位;三是“台积电”,列第59位,最后是“神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居第75位。在这四家企业中,最让我欣赏的是台湾半导体之父张忠谋旗下的“台积电”,能将代工做到受全球产业尊重的地步,实属不易。“台积电”是“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成立于1987年,位于有台湾“硅谷”之称的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尽管岛内的政治复杂,但是科技发展环境由此可看出单纯而富有竞争力,带有明显的市场经济烙印。
台积电属全球第一家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公司,它自身不设计或生产自有品牌产品,将所有产能提供给客户运用,为客户服务,这种专业代工模式为台湾半导体业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也使得台湾的集成电路制造能力得到世界的认可和重视,进而占领了全球集成电路代工市场的大半份额,台积电更成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业公司。就是到现在,台积电虽然面临挑战,但是仍然立于产业的潮头,紧紧抓住产业链的关键一环而不放。
拥有斯坦福大学教育背景的张忠谋对产业的思考堪称业界风向标,不能不听。他认为,晶圆代工产业须积极进入新的IC应用市场,因为IC研制技术不断进步、成本因此下降、功能因此提升,也促使了新的IC应用市场的产生;另外,晶圆代工产业可提供更多样的制程技术,进入其它尚未使用专业晶圆代工服务的半导体市场。
张忠谋的老谋深算体现在他并非小家子气那样,只关注台积电自身的未来之路,他喜欢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来思考整个产业的发展,甚至是从整个台湾的角度,如何进一步推动岛内经济和科技发展。他说,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成长的极限,问题是极限有多高?20世纪是市场经济的胜利,全球多国借助于市场经济的脚步快速成长。而台湾地区的经济极限是可以提高的,基本上必须推动教育改革、法令规章要改革,硬件基础建设要改革,软件建设要从文化艺术建设层面、重整价值观等方面着手,从2002年至今,台湾地区在调高经济成长极限有进步但不够。
其实,张忠谋为台湾开出的药方,何尝不是对大陆企业的提醒,我们大部分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是否也可以照单抓药呢?至于,郭台铭,以有限和表面的文字资料去判断,我看不懂这个似天使,而又像魔鬼的“风流商人”。再仔细一想,“看不懂”正是郭台铭行事风格的标签。
而对于“神州数码”的入选,和“联想”的落选,怎么看也看不懂!
高科技市场“最风流”
网络设备之王当属“思科”,它在榜单中位居第20位。思科的进一步成长来源于对消费者的更为尊重,更为强调以顾客为核心。经过长时间积蓄高深功夫的日本任天堂公司(Nintendo),目前最为的核心工作就是进一步拓展男青年游戏玩家市场;除此之外,他们将游戏玩家市场进行了全新的延伸。凭借对女性和老年男子的征服,任天堂这几年实现了每年90%的增长。在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榜单中,它位居第8位,排名已相当靠前了,可见他们为市场创新所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
高科技市场恰如风情无边的男子,感情难说虚伪,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感情嬗变而令对方惴惴不安。高科技市场更是“波诡云谲,变化无常”。变和不变,就是一对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高速的网络接入和移动电脑系统还有巨额能量有待开发。身为拉美头号无线运营商,也是《商业周刊》百大科技公司评比中的“榜眼”,墨西哥America
Movil公司去年攻城掠地,收获颇丰,美洲有15个国家的3100万人成为其数据用户,这其中也包括部分美国用户。
贝索斯从未小富即安
有线电视和电信领域之间的边界,在过去,堪称牢不可破,然而,互联网这个肆无忌惮的“浑蛋”,彻底撕裂了这种局面。美国移动运营商Verizon公司以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正在不遗余力地狙击付费电视业务,它们均从付费电视运营商那儿挖走了大把大把的收视群。
互联网犹如铁蹄,视传统如草芥,灰飞烟灭之间,便可踏破产业的边界。我相信互联网最大的能量,在于对传统事物的整合,比如门户网站,可以把报纸、杂志、电视以及广播的内容,整合到一个平台上,进行传播。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霸道作风。
除此之外,亚马逊公司(Amazon)则昭示着网络的另外一种力量:互联网效率超强,犹如弹弓一样能够推动一家公司迅速进入新的市场。在最近的几个季度,亚马逊公司在销售增加39%的前提下,实现了115%的利润增长。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它可以帮助其他零售商在线销售货物,从而获得高额利润。在我看来,这不是简单的卖货,或是出租“销售渠道”。
就在最近,亚马逊公司加快了在中国的前进步伐,将2004年收购的卓越网更名为“卓越亚马逊”,从而表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期望.在众多方面,亚马逊公司还是转型的典范。尽管备受指责,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索斯从未小富即满,更未固步自封。书,卖得好;再接着销售电子产品,如今,什么都卖了,当然,毒品和军火除外。目前,贝索斯正考虑将亚马逊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的闲置资源好好利用起来,将其出租给其他公司使用。不过,对于志存高远的贝索斯而言,这些都是小钱,关键是要从不停止对科技增长源泉的发掘。
惠普“欺”戴尔太甚
美国《商业周刊》的眼光很毒辣,而且“不看情面”,那些与它交好的科技公司,一旦不符合评选标准,它也会被排除在百大科技公司名单之列,落选者就包括戴尔公司、SAP(全球企业管理软件与解决方案的技术领袖)、摩托罗拉、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
NEXTEL等。仅仅了解谁出局了,是完全不够的,更要关注它们被淘汰的原因。
“戴尔”,一直是我喜欢的公司,我所在报社的编辑们基本上用的是戴尔的台式机,我家里的笔记本电脑也是戴尔品牌。但是,没有一个品牌可以说自己永远站在巅峰上,跑在前面的,实际上最痛苦,总是担心被别人给追上。对于旁观者而言,我们觉得“花无百日红”是常态,并不为此介意,但是戴尔公司以及戴尔本人却是愁肠百结。去年的百大科技公司的评比中,戴尔公司因其全球最大PC生产商之地位,而位居第15。
自那以后,惠普通过聪颖的广告和迎合大众的产品,逐渐攫取了戴尔所掌控的部分市场。为此,戴尔本人重新回到首席执行官的位置上。与此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协会也对公司财务进行调查。戴尔公司最为倚重的网络低成本营销模式以及对台式机的看重,目前正被大行其道的笔记本电脑,和专卖店营销模式的火热所狙击。戴尔公司去年的销售收入为571美元,比2005年仅仅增长2%;相比于2004年,则增长了19%。随着戴尔本人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所有变化均会列入议事日程。戴尔公司甚至考虑要为诸如沃尔玛这类大型零售商定制可供销售的电脑。
摩托罗拉日子不好过
和戴尔公司一起落选的摩托罗拉也值得一说。去年,凭借RAZR手机的大热,摩托罗拉位居美国《商业周刊》百大科技公司之第11名。然而,好景不长,且以极快速度恶化。在拉美市场,竞争对手大幅降价;在欧洲市场,比摩托罗拉好看又好玩的手机一夜之间呈泛滥之势。面对此情此景,摩托罗拉也只能大幅减少RAZR的价格。
如今,无线网络的功能开始登峰造极,可是摩托罗拉如同痴呆一样,并未及时推出具备强大多媒体功能的手机。日前,摩托罗拉还是推出了部分新款手机,如果它们难以帮助公司摆脱窘境,那么首席执行官艾德华·詹德离走人的日子并不远了。以我有限的圈子,发现周围很少有朋友说摩托罗拉手机的好,一句话:就是不好用!(沙里鲸/方李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