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那个秃顶的“中老年人”脚上套着布鞋,有点类似于当年申花的徐根宝,也有点像我的一位来自湖北武汉的同事,感觉很邪乎,很有点世外高人的气息。我主动说了一句:是不是《口述凤凰》,他说自己也不太清楚,好像是。我就主动把他领到四层,在一个纪实文学的书架上找到了那本《口述凤凰》。老婆说王府井书店像菜市场,还真不过分,对于书的分类,有点乱,整个气氛不是很对。还是觉得人艺附近的那家名为“涵芬楼”的书店自然有书店的感受,我喜欢,老婆也喜欢在人艺对面的茶餐厅吃完广东菜以后,就去那家“楼”里看看书。
我问那个秃顶的人是不是搞传媒的,当然,我以为我碰到搞传媒的高人了,不然,他是不可能直接要找刘长乐写的书的,也可算是“慕名而来”。《口述凤凰》更像是一本属于传媒人的新闻手册,也像是写给刘长乐的感谢信,感谢他为很多不是新闻新闻人,最终把新闻干得很出色的新闻人创造了自由,甚至可以说是用来放纵的机会。在员工眼里,刘长乐很没有架子,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歌唱得也很有水准,这样的领导容易赢得人场。(接下)
前一篇:说“凤凰”(第三部分)
后一篇:说“凤凰”(前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