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边的一个下午
标签:
黄河巴山夜雨花园口杂谈 |
分类: 游游见闻 |
深秋,驱车花园口黄河大堤。岸边是长长的防护林。
远望,霜色给树林染上了层层锦彩,阳光下,剔透醉人。杜牧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不是一片枫林,但层次分明,色彩悦目,依样引得我停下了车。
现代人比古代人幸福,既可以把风景留在心里,留在字里,也可以把风景留在相机里,留在电脑上,甚至可以留在互联网上。既可以供自己欣赏,也可以拿来与人分享。我拿了相机,漫步黄河滩,边走边看,边看边拍照。
向前走了一阵,惊喜地发现了一大片芦花。洁白的芦花,在微风里起舞,那么轻盈,仿佛就要远飞。深秋、芦花、河水,这情景,让我想起那美妙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空幻的诗意,没人知道句子背后的故事,但我们能读懂诗中秋天的寂寥,满怀的苦楚。
中国文人,自古逢秋悲寂寥,也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却人数寥寥。寂寞的秋天,李清照因思念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商隐因巴蜀之地交通不便,满腹愁绪,写“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杜甫因生活窘迫写“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如今,物质充足,交通与通讯日益发达,飞机缩短了空间距离,手机、网络让思念渐成空白,暖气、空调等取暖设备趋散了深秋的孤寒;林立的高楼、拥挤的人流,使人们很少感觉孤寂.大自然的秋风,带给我们的仅仅是季节的一个符号.深秋的野外,带给我们的仅仅是耳目一新的风景.现代文明,赋予了我们力量,可以抵挡秋风的凄凉.秋风吹着长发,感觉的是一种意气风发.
与我同来的朋友,算是文人,站在深秋的黄河滩,兴致勃勃,忘情于深秋美景中,没有一丝伤秋之色。
你看,一对新人,正在远处河滩上拍结婚照,喜气洋洋的动作,喜气洋洋的表情。对于他们,秋天也一样,与伤感无关。
拍了些芦花,拍了远远近近的河滩,站立、踱步,把眼前的景色细细欣赏,夕阳渐渐沉下,叫回了沉醉在秋色中的朋友,我们一同上车,一同归城。
越来越远了,回望,黄河一如亘古的流动,仿佛一位风雨不惊的老人;细思量,到如今,伤秋的,也许只有那滩上的芦苇花了,轻轻的,柔柔的,沉在醉影里,做着远古的迷梦。
车里的我们,又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霜染秋林醉
夕阳下的芦花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幸福的新人,祝福他们!
黄河岸边的吉祥果,火红胜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