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黄光裕财富精神智慧创新品牌人才生活财经 |
分类: 一个人的企业 |
中国企业环境,缺乏优秀的企业家,但更缺乏优秀的职业经理人。5000多年的中国历史,拥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不少,像诸葛亮这样的托孤重臣甚少,但又有多少人的影响力超越诸葛亮?
陈晓,本应当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我一直这么坚定地认为。
第一,他拥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幼年残疾,少年受挫,中年丧妻,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这样的人生困境非一般人所能经历与承受,对生命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对家庭的思考、对生活的思考,其丰富性是令常人难以想象的。
第二,他拥有不平凡的创业经历,从封闭的计划经济到开放的市场经济,从集体企业到民营企业,从与有国企业合作到与国际资本融合,从批发市场到零售经营,陈晓熟悉了与各种资本洽谈,与各类人士交道,与各种业态对接,同时他还经历了从打工到老板,从老板到打工的人生蜕变,这样的经历非一般人所能拥有,他对企业的感悟,他对市场的感悟,他对老板的感感悟,他对资本的感悟,同样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第三,他是典型的本土派职业经理人,国美是地道的本土企业,家电零售又是一个传统性的产业,在国内成名的职业经理人,大多有学院派的背景、外资企业甚至在国外工作的经历,尤其是在IT行业,像李开复、唐骏(尽管出现学历门事件)等,但陈晓不是,他是以实战而发展到今天的位置,是在中国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受国际经济思潮的影响不是很大。
第四,他受命于危难之际。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比较重,对危难之际的受托之人有着别样的期待与别样的敬重,诸葛亮是中国受托群体的代表。陈晓在黄光裕身陷囹圄时出任董事局主席的,在一定程度上有托企的性质。创维的张学斌是这方面的代表与楷模,但创维在国内及国际的影响力越不及国美。
第五,他受命于一个复杂而奇特的企业环境。国美是中国的一个传奇,黄光裕是一代枭雄,这就决定国美的企业环境也是特殊而复杂的环境,非超人的智慧与宽大的胸怀无以适应与持久。
曾有网友这般设想:如果黄光裕在出事后,对陈晓充分授权,他还会“去黄化”吗?是的,陈晓受命之际的确处于架空状态。但也必须看到,在“架空”状态下如何生存与发展,才是最能考验人的智慧与胸怀的,一代枭雄黄光裕如何不认识这一点。
但陈晓没有,从当初的“以职业经理人的心态”担任总裁,到受命后的“以资本拥有者的思维”操纵国美。如果他始终坚定不移地将自己定位于“职业经理人”角色,他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这一念之差到致他与“优秀”擦肩而过,并为世人所唾弃,最终也将被一切资本包括贝恩所唾弃!
第六,陈晓带领国美走出了困境。诸葛亮受托却未能完成“中兴大业”,陈晓带领国美走出了历史上最为困难的时期,并且能够有效地团结了黄光裕的旧部,并能有效抵挡同业的挖脚行为,这在业界也绝非易事。从这点看,黄光裕是有独到眼光的,当初就曾评价其是担任国美CEO的最佳人选是;在自己陷入囹圄后没有将主席职位交给他人而交给陈晓,是对其能力的肯定。黄光裕独到的眼光还表现在他对陈晓的另一评价:“陈晓有野心。”现在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有野心并非就是坏事,只是失去了控制而变得疯狂才让人后怕。陈晓带领国美走出了困境,而他自己将迷失了路,这是令人遗憾的。
中国企业环境,缺乏优秀的企业家,但更缺乏优秀的职业经理人。5000多年的中国历史,拥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不少,像诸葛亮这样的托孤重臣甚少,但又有多少人的影响力超越诸葛亮?
无论是从社会阅历还是人生际遇,陈晓本可以与黄光裕在一张经营的大网中共融,网在鱼跃,更何况国美的理念“商者无域、相融共生”,就是经商没有边界,以融洽与整个价值链各方以及社会的力量谋求企业的持续发展,这当中第一位的就是人。当陈晓放弃一些私念,放低一点身段,始终以职业经理人的心态运作国美,又有谁能说不能与黄光裕共融共生呢?
陈晓,本可以成为当代中国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我还是这么认为!
如今,我为他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