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以地生财”向“以税生财”跃变

(2009-12-22 20:48:53)
标签:

房价

财富

生活

房产

分类: 东拉西扯

   从“以地生财”向“以税生财”跃变

针对国内房价的疯涨态势,中央政府近期终于开始出台楼市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政策趋于收紧的信号已然明确。不过,在中央明确明年宏观经济“双宽”政策基调下,房地产商依旧押宝楼市“打压”政策并不会太严重,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高价拿地的亢奋并没有因为调控信号出现而有所收敛。

1222日,被称为中国第一拍的广州亚运城于下午3点正式开拍,最终以富力、雅居乐、碧桂园组成的民企联合体,击败以保利、万科、中海组成的国企联合体,以255亿元竞得该地块,创全国地王新纪录。该地块占地面积达263.95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8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20.76万平方米,居住建筑面积384.88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物业约106.65万平方米,将于亚运会召开前投入使用。这是国家五部委提高开发商拿地首付之后,土地市场拍卖的第一块地。

1217,央企保利地产旗下保利(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用30.4亿元的高价拿下北京朝阳区东风乡高井村居住混合公建用地。据测算,该地块最终楼面价达到23506/平方米,溢价率高达313%,至少要卖到3万元/平方米,才可以保证有利可图。同一天,复地集团以8.84亿元竞得上海普陀一幅住宅土地,1.8万元/平方米的楼板价是起始价的3.25倍。显然,开发商顶风圈地的态势仍在上演。

实际上,在今年楼市火爆行情下,各大房企高价“拿地赌明天”的搏击,更让地方政府赚得盘满钵满,各地“以地生财”的财政格局进一步强化。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23日,全国7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增加超过100%;排在前20名的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高达6210亿元,同比增加108%。而截至1218日,上海、北京两地的今年卖地收入都双双超过了800亿元,均创出了各自城市的历史纪录。

现在中央调控楼市政策虽尚未将矛头直接指向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新一轮博弈实际上已拉开序幕。地方“以地生财”是个老问题了,尽管地方政府可能也明白其中的风险不能小觑,但却总也走不出这一怪圈,预支和透支后代子孙土地收益的行为仍呈加码之势。

这种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粗放发展模式将使中国城市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而要改变这种模式,就应该实现从“以地生财”到“以税生财”的转变。

从“以地生财”,到“以税生财”,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当然这样做会对国内税收体制造成很大的冲击,但不破不立,现实已经发展到边界的地步,最近上海、成都等地拆迁引发的冲突升级即是最好的例证。中央政府只能在这上面拿出胆量搞点改革了,否则各地拆迁之风仍会持续四起,大局将不可收拾。

尽管目前国务院法制办正在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但从上到下,恐怕没人真的相信一个修改过的拆迁条例就能真的解决问题。真正的解决之道,还是要放弃土地开发转向税收增长,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当然,同时还要解决好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配问题。最可怕的是,税收增加了,但土地开发还继续,那老百姓可真的就没法过日子了。所以,这里必须是一个改革的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税收问题。

今年楼市红红火火,“地王”频频涌现,地方卖地收入几乎全是金灿灿的,地方政府的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格局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各地“以地生财”进行大拆大建和透支未来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正趋于升级,这种利益短视模式的风险已不容忽视。

2009复旦大学EMBA同学会年会上,万科董事长王石再次表达其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忧虑。他称,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产生泡沫,并且这个泡沫终将破裂。而万科为此已经提前准备。

要真正解决地方这种依靠土地财政的局面,必须实现从“以地生财”到“以税生财”的转变,这将考验中央政府能否切实鼓起改革的勇气,淌过这一利益复杂的深水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