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美滋:“真相”才能检验“真金”
(2009-02-19 21:26:42)
标签:
多美滋奶粉财经 |
分类: 华说心语 |
多美滋,一个我们给予高度信任的品牌。
但近来的一系列新闻让我们对其充满疑虑,这不仅是因为我的儿子也在饮多美滋,更在于为了中国宝宝的安全。
当媒体关于多美滋事件的新闻一出,我便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接连在博客上撰文《媒体VS多美滋:谁在胡说八道》、《多美滋:但愿是场虚惊》、《多美滋告诉我们:安全卫生是最好的情人节礼物》等,网上评论也是如潮,虽然已经有近一周时间,但仍有网友予以评论。我曾说,从此可以看出天下父母心。
在上海质监局2月13日关于“多美滋奶粉未检出三聚氰胺”的通报基础上,2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再次向媒体宣布,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对2008年9月以前生产的乳制品开展了三聚氰胺专项检查,多美滋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未检出三聚氰胺。
尽管有质量检测部门的权威检测结果,尽管原来报道多美滋事件的媒体大多不再关注多美滋事件,尽管众多媒体都推出了多美滋“真金不怕火炼”的广告,包括新浪及每日经济新闻等。但并没有真正消除国人的疑虑,因为我们还没有得到真相。
国人期盼多美滋事件的真相,只有真相才能炼出真金。
人们期盼的真相之一:那么多的结石宝宝是否是真的?
从原来的48名结石宝宝,发展到后来的53名结石宝宝,再到后来的67名结石宝宝,再到81名结石宝宝,现在有媒体披露已经发展到107名结石宝宝。结石宝宝的数量在不断增长,那么这些结石宝宝是否真实地存在,虽然有媒体公布了结石宝宝的具体姓名,但还有见到更多结石宝宝的真实、全面、具体的报道。
2月19日中国经济网报道:“现在多美滋的问题又出来了,去年我就呼吁过,谁也不信我的!当时都没人说喝多美滋有事。”说到最近备受关注的多美滋奶粉问题,作为一名“结石宝宝”的家长,辽宁抚顺的刘先生深感痛心。2月17日,他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狠狠倒了一番苦水,发发从去年9月开始憋到现在的怨气。
去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各地进行了广泛的结石婴儿免费筛查活动,刘先生和妻子便带着才3个半月的儿子去当地最大的医院——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检查了。去归去,刘先生压根没想到儿子会查出问题来——儿子从2个月大起就喝多美滋奶粉,价格不菲,还是进口产品,怎么可能有问题?就在排队等待的时候,刘先生还兴高采烈地跟人说“我儿子没事,喝的是最好的奶粉,多美滋的。”
事有凑巧,正好赶上辽宁省卫生厅的工作人员到医院巡视,亲自给刘先生的儿子做了检查,结果发现双肾泥沙状结晶。专家当时就说,这么大点孩子就检查出结石,很典型。而刚才还高兴着的刘先生则懵了。
21世纪经济报道:“截止到17日晚,我们了解到的结石宝宝已经达到107人,其中,此前没有病例的广东也出现2例,最小的才60天。”2月18日,“多美滋结石宝宝”家长蒋亚林在电话中告诉本报记者。
人们期盼的真相之二:结石宝宝的结石是因何产生?
一边是质监局的无三聚氰胺报告,一边是不断增加的患病宝宝,问题究竟在哪里?我们需要检测多美滋是否含有三聚氰胺,但我们更需要检查这些宝宝是否真是结石宝宝,这些结石宝宝是否是因饮多美滋引起,目前依然没有明确的说法。
此事,质检部门关注,卫生部门更应当关注,卫生部门的举措在哪里?如果这些结石宝宝的存在是事实,我们期盼卫生部门能够早日给出结石宝宝的结石从何而来?
人们期盼的真相之三:多美滋的真实身份
让多美滋招致更多怀疑的,是其并不纯正的“洋品牌”血统。在多美滋中国的网站中,对“多美滋”品牌有这样的描述:“多美滋品牌首创于1946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成长为国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领军者之一。”
但获得资料却显示,多美滋目前在国内的公司——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是1992年8月由丹麦宝隆洋行与上海新安乳品公司合资成立,总投资2700万美元,宝隆洋行占60%股份,新安占40%股份。
宝隆洋行为一家丹麦跨国航运公司,集商贸、工业和投资为一体,主要从事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活动。而新安乳品,则由上海崇明一家农场乳品厂发展而来。
直至1995年5月,这家企业才建成投产,生产出第一批多美滋牌婴幼儿奶粉。
1996年,宝隆洋行收购新安所持股份,英特儿成为其全资子公司。2006年,宝隆洋行退出,将所有股份转让给了后来为人熟知的荷兰纽密科。2007年,达能收购纽密科,多美滋也由此成为达能旗下品牌。
在此过程中,多美滋的奶源也几经变更。1999年6月,在由“比利时毒鸡”引发的二恶英事件后,6月9日,卫生部发出禁止经销从欧洲四国进口的受“二恶英”污染食品的紧急公告,一时间,商场里的洋奶纷纷下架。多美滋在1999年6月15日的《北京晚报》上登出澄清:“多美滋的奶源来自上海崇明岛指定牧场。”
多美滋方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06年,纽密科接手多美滋之前,我们的原料已经全部进口了。”据多美滋对外事务总监蒲家彬介绍,多美滋的奶粉目前全部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然后在国内进行各种成分的添加和包装。目前,位于上海的工厂是其在国内唯一的加工企业。
来自多美滋方面的消息称,在2009年2月11日后,曾在2005和2006年连续两年在全国婴幼儿奶粉市场销量位居第一的多美滋,销售遭受了重创,2月13日跌到了谷底。之后,随着政府检测报告的出台,其销售才开始回升。但多美滋并未提供具体数据。
中国经济网报道:在去年9月份儿子被查出双肾结晶后,刘先生就多次给多美滋打电话,厂家的回答始终是“奶粉没有问题,国家检测合格的,不相信可以拿到国家质检总局检测去。”联系消协,回应是产品是国家检查合格的,消协也没有办法。
现在多美滋奶粉的新闻曝出来了,质检部门依然是说没有问题,刘先生表示难以理解:“但是我确实是亲身经历的,我家里确实出现这个问题了,谁也不会拿自己孩子开玩笑。我是欲哭无泪,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对记者表示:“我希望你们能够呼吁一下。为什么每次检查都合格,我敢用我的脑袋担保它肯定不合格,国家检查一下,对宝宝也好,对家长也好,给一个公正的解释。”
人们期盼的真相之四:多美滋对此次事件的法律动作何在?
多美滋事件,成为三鹿后对中国宝宝影响很大的一次奶粉事件,如果多美滋真的没有造成那么多的结石宝宝,为何没有见到对所谓的媒体造谣事件的法律行动?了解真相,是国人的期盼,也应当是多美滋的期盼,但多美滋为何没有法律行动?
人们有理由需要真相,唯有真相才能告诉人们是否是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