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真正合格的企业公民
(2008-12-10 22:50:10)
标签:
品牌金融危机创新价值智慧财经 |
分类: 品牌7日谈 |
呼唤真正合格的企业公民——天天侃牌(343)
●2008年12月8日,知名商业杂志《福布斯》中文版发布2008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榜单。赛富(SAIF Partners)的阎焱、纪源资本(GGV Capital)的吴家驎、IDGVC的周全占据了榜单的前三名。
●1925年12月8日,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书出版。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群体素养,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在我的博客上,有两篇博文中都曾提到这一点,一是〈〈商业偶像的崩溃〉〉,二是昨天的〈〈崩塌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群像〉〉。我们进一步思考的,则是中国会否出现合格的企业公民。
中国的企业公民运动始于2003年,“企业公民”这个舶来的概念开始引起广泛关注,企业以“社会公民”身份履行社会责任的观念和实践越来越得到政府、市场和公众的认可和提倡。
5年过去了。公众心中中国企业公民的形象如何?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新浪网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2605人参加),31.6%的人认为中国企业的企业公民意识较过去有所进步,但仍有53.4%的人认为中国企业在“企业公民”方面做得很差。
如何判断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调查显示,85.9%的人更看重企业是否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77.2%的人更看重企业是否关注环境和社会公益事业;69.7%的人表示企业应明确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商业道德规则;51.9%的人认为企业应拥有系统的员工生涯规划;49.5%的人认为“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更重要。
85.9%的人更看重企业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产品。这是一个多么低标准的要求呀,我们只要提供安全、可靠的消费品就行了,这是中国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我们的民营企业就是做不到,三鹿奶粉事件,咯咯蛋事件,以及毒酒、毒大米等等,以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的鸡、鱼、肉、蛋、菜等方面的品质问题,让中国的老百姓总有一种不知道能吃什么的感觉,不安全成为中国老百姓的一大担忧,这样的企业能称之为公民吗?更谈不上合格公民了。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金融危机后的下一个危机是什么?可以肯定地讲,那就是环境危机。调查中网友选出“中国企业最应加强的意识”,依次为:社会责任意识(84.4%),遵纪守法意识(68.5%),回馈社会意识(64.5%),严格遵守商业伦理规则(63.8%),坚持可持续性发展(52.7%),重视企业在非商业层面的社会贡献(47.2%)。
刘卫华承认,当下在处理发展和污染的问题上确实存在着矛盾。“我们曾经遇到一家造纸厂,他说如果投资了环境,就不挣钱了,就可能竞争不过别人。作为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但应积极改正过失,不能以‘封口费’等方式贿赂媒体、歪曲事实,不然只有死路一条。”
中国公民协会副会长刘卫华指出,“企业公民”不仅仅是对企业提出的要求,同时也包括政府、媒体、消费者等诸多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国外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消费者会在购买产品时,选择最注重环保、最有责任感的企业产品,即使该产品价格高于其他同类产品。这个意识是值得我们消费者学习的。”
同时他认为政府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产品不环保,国家就应该向其征收高税收,同时给予严厉惩罚;对履行了社会责任的企业,政府则应给予优惠政策。“将企业当成一个公民来对待,这就要求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对等。企业履行了社会责任,消费者和政府就应该给予相应的回报。”刘卫华也坦言,中国的企业在社会责任意识上与世界名企之间的距离还很大。“过去我们往往认为企业做了善事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不全面的。企业的回报也许是建立在牺牲环境和公众利益的基础上,要让企业从一开始就是良性的,不能‘先污染后治理’。”
再有就是立足未来的产品质量,尤其是建设质量,近来不断出现的倒塌事件,豆腐渣工程,同样打击了民众的心理。“要做出有责任感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不管你做什么,都要为下一个80年着想。”德国GKK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奥利弗·昆(OliverKuehn)说,“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的早期规划阶段,就考虑到产品的效果。我们在设计之前就会评估,这个设计会不会改变地域的社会结构,能否保护我们的历史和集体记忆。”“在一些大型项目建设上,中国在建立新的标准,也出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企业公民’。但在高速发展的状态下,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奥利弗·昆说。
奥利弗·昆认为,要做出高质量的产品必须投入较高的成本,这会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违背。“但这不是借口。我们必须明确,只有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会永远存在,他们也将获得更好的回报。”
无论是三鹿事件,还是金融风暴,都希望能够促使中国的企业家深思反省,逐渐改变精神与行为模式,那将是企业家之福,更是整个社会之福。必须看到,政治、社会、精神等等宏大结构只是个体行为的总和,它们不可能自行变化。政治、社会、精神等领域的变化,只能从个体的道德自觉开始。尤其是企业家的道德自觉,因为企业家在社会结构中居于重要位置,对社会各个领域具有关键影响。因此,企业家负有推动社会良性演进的道义与历史责任。
承认不足,承认缺点,是自我超越之始,也是迈向未来之路。我们的目的是希望他们切实改进,坚持创新,同时“流着道德的血液”,承担起社会责任,成为合格的企业公民。
这是中国的呼唤,也是社会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