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企业冬天的八大规律——天天侃牌(305)
(2008-11-01 12:55:45)
标签:
金融危机品牌创新价值智慧财经 |
分类: 品牌7日谈 |
这个“冬天”的确很冷。今年已经没有政策空间进行大规模的信贷放松,明年“两会”前后可能出现政策松动,不过反映到企业身上,估计要到明年6月。所以,下半年经济形势会更“冷”。从宏观调控来看,我发现了八个规律:
规律1:宏观调控,4至5年会有一次。浙江的周期是五年零一个月。自1978年开始改革以来,每隔四到五年就会呈现类似的“过冬景象”,这些年份分别是:1984年、1989年、1993年、1998年、2004年、2008年。对这一周期规律的警觉与漠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所以,企业家既要“埋头种地”,也要学会“抬头看天”。
规律2:暴热乍冷,没有过渡。中国的宏观调控往往来得很突然,没有预兆。这时候陷入困境的企业主要有两种:一类是在前两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一类是贸然进入了房地产等“暴利行业”。企业应该把自己的赢利周期与宏观调控周期保持协调:“冬天”时老实呆着不动,“夏天”时再出来跑步。
规律3:资源紧张,能源大战。除了1988年,在其他的每一次宏观调控中,以生产资料的紧缺为表象,以及因此而爆发的能源大战,是一个惊人相同的原因。这表明,中国的经济始终处在一个能源供应短缺的成长通道里。能源紧缺意味着中国从1978年以来到今天为止的宏观调控都是发展性问题。
规律4:保护国企,调控民企。每次宏观紧缩,首先死掉的是相对脆弱的民营企业。这一政策思维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
规律5:现金断流,集体雪崩。民企在1998年和2004年发生过两次“集体大雪崩”,原因都是对金融领域的严厉管控。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如今浙商需要的“过冬资金”越来越大,已超过地下钱庄的承受能力。所以,“最顽强”的浙江民资集团在这轮宏观紧缩中也出现了倒闭的现象。
规律6:否极泰来,推动松动。在冬天最严酷的时刻,也是改革得以推进和管制政策松动的转折时刻。目前,浙江将有100家“小额信贷公司”开始运作,这是自建国以来政府第一次公开肯定民间借贷经营行为。这是好的信号,表明国家在为明年的经济发展做准备。
规律7:冬天过去,必有春天。明年的整体经济状况,仍然是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国家对投资允许放闸的时候,哪些产业能一下子投进去几十亿甚至上千亿元人民币?一是大型基础工程项目,如铁路、码头、公路等。没有大的工程项目,地方政府没有办法拉动经济,各个国有银行没有办法维持利润率。第二是房地产,房地产依然是拉动内需的主要动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远未结束,未来10年内,将会有3亿人走进城市。我认为,房地产依然是个不错的行业。
规律8:试错代价,越来越大。中国的经济改革一直有“试错”的特征。作为民企,可从两方面进行应对:首先,要以经济周期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其次,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现金流。冬天的时候,最好老实呆着不动。
2008年10月31日
京华时报:31日,全球零售业巨头法国家乐福公司宣布,与中国台湾最大的电信运行商中华电信合作,将利用中华电信良好的通信品质与家乐福的全球MVNO(移动虚拟运营商)技术,正式进军电信领域。
MVNO是需要通过基础移动运营商(MNO)的网络为自己用户提供移动业务的运营者。这项业务在西欧和北美地区的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在亚太地区则市场规模较小。
家乐福推出的MVNO费率将会有预付卡与月付型两种套餐方案,同时还会将电信业务与零售业务进行捆绑,用户若同时申办家乐福超市“好康卡”,则有双向回扣的优惠,购物累积的好康卡点数可冲抵网内通话分钟数,家乐福电信账单金额也可累积成“好康卡”点数,以冲抵消费购物。
家乐福电信负责人表示,家乐福进入电信领域,主要是希望能提升客户忠诚度,也能增加相关营业收入与提升公司创新形象,未来还可能会提供超市商品折扣促销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