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金融危机——天天侃牌(265)
(2008-10-23 02:04:35)
标签:
品牌价值智慧创新财经 |
分类: 品牌7日谈 |
上世纪30年代全球金融危机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证券市场股票呈价跌量增的背离之势,各个技术支撑点均无力抵抗先后被击穿。至1930年,25种有代表性的工业股票价格由1929年平均每股最后成交价格的366.29美元降为96.63美元。这次股灾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金融、经济危机。
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金融信贷危机 1980年至1994年美国出现了严重的银行危机,银行和储贷机构破产倒闭数量急剧上升,共有2912家银行和储贷机构被迫关闭或接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援助。这次发生在美国的储蓄信贷危机,实际上就是银行体系的内部缺陷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此次危机引起了美国立法当局对一些金融监管问题的深刻反思,加快了美国有关金融改革法案的出台和金融监管政策的改革与调整。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危机接近尾声。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2008年9月21日
新华社:21日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质检总局近日发布公告,撤销蒙牛、伊利、光明三家企业液态奶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公告称,鉴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蒙牛”牌液态奶、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伊利”牌液态奶、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光明”牌液态奶,部分批次产品发生三聚氰胺污染,为维护中国名牌产品声誉,国家质检总局决定撤销上述企业液态奶产品的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另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质检总局今后将不再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的名牌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