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玫琳凯礼单的背后——天天侃牌(119)

(2008-05-04 09:27:28)
标签:

品牌

价值

设计

时尚

智慧

财经

分类: 品牌7日谈

玫琳凯礼单的背后——天天侃牌(119)

互联网上一份名为《玫琳凯泄密资料之政府公关机密记录档案》的帖子,公布了包括广州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在职人员在内的数百位获赠玫琳凯化妆品的个人详细信息。据记者查证,其中的电话、职务等信息均属实,部分当事人承认接受赠礼。玫琳凯公司称是其离职员工邱某所为,几年前恶意窃取、杜撰公司邮件资料,意图勒索公司并恶意投诉及骚扰政府官员。(4月27日《新京报》)

针对此事,玫琳凯公司发表声明。声明原文:

对于近日因部分网帖及媒体报道所涉及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玫琳凯公司)的“送礼清单”,玫琳凯公司郑重声明如下:

1、相关网帖及媒体报道中提到的所谓玫琳凯公司“泄密资料”,是一名原玫琳凯公司员工在职期间非正当及恶意截取的公司内部资料,此人已于2006年离职。此后,为造成对玫琳凯公司及相关人员的负面影响,相关资料不断在各类论坛等网络平台上出现,甚至该资料涉及的人士经常遭受不明短信的恶意骚扰。对此,玫琳凯公司除不断强化内部资料管理外,一直谋求并保留继续在中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的权利。

2、玫琳凯公司自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直坚持按照中国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经营,不从事任何违法、违规或不道德的行为。报道中所指的“送礼”行为实为玫琳凯公司正常推广产品及获得部分产品试用反馈的行为,这也是日化行业通常的市场推广行为。与此同时,玫琳凯公司对所谓的“送礼清单”中所述相关内容的真实性持保留态度。

3、玫琳凯公司认同相关媒体报道中对此事件作出的玫琳凯公司并无违法行为的评论,并认可报道中做出的此类网帖已侵犯个人隐私的结论。

4、玫琳凯一贯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期待相关媒体对于此事件予以客观、全面、理性的应对。

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

2008年4月28日

按照该公司的惯例,经常会给员工、员工家属配发自有品牌化妆品。该公司认为这并没有涉及到“行贿”这样的敏感话题,公司在海外认可价值50美元以下的礼品。“赠送产品的确是日化行业的公司比较常用的一种产品推广方式,但是有总价值的限制。”欧洲一家跨国公司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坦言。按照他们的操作模式,通常是按照低于市场价30%左右的价格从供应商手中买下产品,再作为礼品赠送给需要的部门,他们将礼品的市场总价值控制在200元人民币以下。“但是这种‘馈赠’不能按照市场价格来计算,因为日化行业的产品往往成本并不高。”该人士补充说。

同时,玫琳凯方面一再声称,此事系该公司一患有精神疾病的离职员工所为,而且其散布的资料都是非法窃取历史资料后加工、篡改而成的。但既然已经有如此多的政府部门及官员涉及进来,有关部门就应该按照涉嫌商业贿赂的性质,对其进行调查。

由此可见,赠礼是事实。在事实的赠礼面前,邱某是否患经神问题,已经不重要。如何让赠礼的真相尽快大白于天下,才是关键。

真相的背后在于,为何因邱某以经神问题而对邱某刑事调查的暂停。

 

2008年4月28日

 

文汇报: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美国惠而浦公司与国内家电巨头之一中国海信集团28日在青岛联合宣布,双方将合资组建一家新的白色家电公司,为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研发、制造高端洗衣机和冰箱产品。

据悉,双方组建的合资公司投资额有望达到9亿元,海信和惠而浦将各占50%,并在新公司拥有同等的管理责任。新公司将主要研发与生产海信和惠而浦两个品牌的高端洗衣机及冰箱产品,并供应国际国内市场,以实现双方在资本、研发、制造、采购乃至全球营销的全方位合作。合资公司成立以后,双方将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设施进行生产,并使双方的生产产能得到提升。新公司现阶段规划产能分别是洗衣机达到200万台,高端大容积冰箱100万台以上。

 

2008年4月28日

 

华尔街日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与食品生产商玛氏公司,接近于达成协议,将出资超过220亿美元,共同收购美国箭牌糖类有限公司。此项收购将使得美国最大的两家糖果企业玛氏食品和箭牌公司实现联合。

报道称,具体收购环节还在讨论之中,两家公司均拒绝置评。消息人士透露,这项交易预计最早于周一宣布。伯克希尔-哈撒韦很可能为玛氏提供资金并成为箭牌的股东。

由于箭牌公司大部分销售额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这次收购将有利于玛氏公司的全球性扩张。玛氏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巧克力制造商,旗下包括德芙、M&M's巧克力豆、伟嘉猫粮、宝路狗粮等产品。美国箭牌糖果有限公司则是全球最大的口香糖生产及销售商。

报道说,此项交易将给糖果业带来更多的合并。如巧克力生产商好时和吉百利就可能被迫合并,这两家公司去年进行过合并谈判,但最终破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